正文

第五章 秦始皇“祖龙死而地分”的预言(1)

万年歌 作者:雾满拦江


天下由来不固久,

二十年间不能守。

--《乾坤万年歌》

这句预言说的是秦始皇始肇极权制度并于15年后分崩离析的故事。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人物有三个,第一个是大禹,因为大禹推翻了禅让制,建立了家天下,从此让中国人承受了长达3000年之久的苦难。

秦始皇是第二个,他更狠,悍然废除了封建制度,建立起了其坚如铁的极权专制体系。至于秦始皇能够建立起这种专制体系的社会深层症因,很简单,因为他面对的是一群持平面化原始思维的“黔首”。

很明显,周王朝时代的分封制已经太老土了,更要命的是周文化中的礼乐诗书所构建的门槛太高了,除了孔子他老人家,很少有人能够跳得过去。儒者能够从一个人的礼节表现上知道生与死,音乐演奏到了让天地变色的程度,这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大家受不了。大家不想要任何束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周文化势必要衰落。那些古老的祭器从此丢弃在废园中,一任黄土淹没,红草凄迷。

接下来大家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公元前316年,周王室的一支、燕王姬哙作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他要恢复古老的禅让制,放弃家天下的传承方式。当时列国震惊,瞪大了眼睛盯着燕国看。

果然,燕王姬哙将王位让给了国相子之,自己下野。就在这一年,秦国司马错攻入了蜀川。

子之升任了燕王的第一年,天下太平。到了第三年,麻烦事就来了。

下野的燕王姬哙是有儿子的,按照家天下的法则,这个儿子就是太子,名叫姬平,他是禅让制度恢复后的最大受害人--本来他顺理成章能成为燕王的,这下可好,父亲把王位禅让给了子之,他姬平屁也没有了。

姬平不忿,就组织人马,向子之进攻。子之也不是好惹的,他既然有本事忽悠让燕王禅位,还怕你个前废太子吗?遂举兵镇压。双方在燕国一阵好杀,直杀得人仰马翻,血流成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构难数月,死数万人。

眼看燕国内乱不已,邻国齐国看不下去了。恰好大圣人孟轲正在齐国做客,于是齐宣王问孟轲:“燕国闹成这么一个样子,该不该讨伐它呢?”

孟老夫子眼一瞪,厉声道:“当然可以讨伐!”

齐宣王大喜,于是催兵入燕,击杀子之,扑杀姬哙。恢复禅让制的试验就这样以悲剧落下了帷幕。

事情还没完。齐国的远征军随即又因为“侵略邻国”遭受到了秦国的讨伐,大败。于是,齐宣王抱怨孟轲净给他出馊主意。

猜猜孟轲是怎么回答的?

孟轲正告齐宣王:“我说过可以讨伐,是仁义之师可以讨伐,你是仁义之师吗?如果不是,你乱讨伐能落得了好吗?”

听了孟轲的话,齐宣王差一点没气死,这个孟子也太能狡辨了。但不管怎么说,燕国的历史证明了古老的禅让制已经行不通了。

那么,大家应该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往前走吧--前面就是极权!

禅让制度恢复失败后的第六年--公元前308年,秦国正式建立了宰辅制,任命樗里子嬴疾为左丞相,甘茂为右丞相。

这俩丞相往台下一台,缺的就是皇帝了。

于是秦国瓦解六国统一抗战联盟,逐一歼灭。未几,六国抵抗势力纷纷被摧毁,只剩下楚国俨然成为了抵抗暴秦的中坚力量。

于是,秦国热情邀请楚怀王赴武关会盟,楚怀王欣然前往,楚大夫屈原拼命阻拦不让去,说秦人奸诈,不可轻信,被楚怀王踢到一边。结果,楚怀王一到武关,秦人伏兵四起,将他直接架到战俘营去了。楚人大为悲恸,齐声声讨秦国的罪行,声讨完了,就立了太子为顷襄王,决不屈服。

顷襄王即位,研究楚怀王何以被秦人掳往战俘营,结果发现屈原早就提醒过楚怀王,只是楚怀王不听……明白了,原来都是屈原这张乌鸦嘴给弄的,生生地唱衰了楚国啊!

楚国是唱不衰的--于是,屈原被贬逐。

失魂落魄的屈原流离于汨罗江边,说什么也理解不了:难道我提醒大王要警惕暴秦的圈套也算是唱衰楚国?

屈原想不通,愤而投江而死。

不久,哲学家公孙龙隆重推出“白马非马”学说,想把天下人的思维由平面转为立体。这一理论学说从实与名的区别开始,引导我们建立起一种基于逻辑的智性思维--就目前人们对公孙龙的评价来看,两千多年了,这项工作也不见有什么成就。

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秦人的攻城略地了。

说没有人也不对,至少有两个人尝试了一下在这方面的努力。

这头一个,正是中国“爹文化”的既得利益者,此人叫嫪毐,生得皮肤雪白、身材高大,最喜欢玩的游戏是用自己的生殖器将沉重的车轮挑起来,这理所当然引起了寡居深宫的秦王政母亲的注意。于是嫪毐入宫,成为了太后的情人。

说起来,情人这种社会现象,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美丽的欲望之花。情人,不只东方有,西方人玩得更是花样翻新,如果说中国史是一部权力史,那么西洋史就是一部情人史。但是,情人现象一碰到平面化的原始思维,那就非得出问题不可。

公元前238年,嫪毐起兵,要教训教训“儿子”秦王政,结果兵溃,三族被诛,他和太后生的两个儿子也被秦王政装进袋子里活活摔死。

姘头就是姘头,说好听点不过是情人,千万别把姘头和亲爹混淆了,那是两码事。可等嫪毐明白过来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他已经死跷跷了。

第二个人是刺客荆轲。“此地别燕丹,今日水犹寒。”荆轲堪称中国刺客史上的大名角,问题是,不要说他杀不掉秦王,就算是杀了秦王,也阻止不了秦国吞并天下的步伐。

那是因为,秦王政只是一个坐享其成者,扫平天下、吞并六国的契始并非他的功业。应该说,秦国之所以能够并吞六国,始自于商鞅变法,强大了国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