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朱元璋白手起家的预言(2)

万年歌 作者:雾满拦江


有分教:此人一去,明教成灰。可怜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教派,就这样被“后晋员工”朱元璋给搞死了。

朱元璋加入明教后,体现出超凡的组织才干,天生就有着带兵的能力。

那么这就奇怪了,他朱元璋怎么会有这种能力呢?有了这种能力,他居然找不到工作,只能失业,这岂非咄咄怪事?

正因为他是一个理性思维的人,所以才会落到这种地步。

明明是这厮在打卦问卜,怎么说他思维理性而不原始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朱元璋东躲西藏、死活不肯参加革命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要知道,这世界上绝大多人都是认为自己像朱元璋那样怀才不遇的,这一观念越是执著之人,思维就越是原始化,越是对社会本质缺乏一个清醒认识。也只有像朱元璋这种理性的人才知道才华在社会上人与人竞争中根本派不上用场,能够派上用场的往往是为原始思维所陌生的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说思想本身,比如说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前者是纯粹的理论构架,而后者则需要从事物的表象中层层剥茧,最后将根本性的规律找出来。

原始思维的人对社会规律的认知是一片空白,只停留在自己的具象幻觉中,莫名其妙地认为这种时候会有自己的机会,巴不得全乱了才好,却不知道逢到乱世,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这样脑筋原始的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这种情势之下基本法则。

像朱元璋这样理性的人知道,乱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人的机会,那些以为可以提枪跃马纵横睥睨的原始思维人群是乱世的第一批牺牲品。所以,朱元璋才没有激动不已地加入到闹事的洪流中--那些人都将一去不回,沦为最悲惨的炮灰,任人愚弄。他宁愿做一个失业青年。

当他躲无可躲时,他的表现和别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与有些人想象的不一样,乱世中的竞争绝非是暴力法则,而是社会组织能力的竞争。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刘备刘皇叔,如果他要和关羽等比武力比暴力是以卵击石,但刘备有着捕捉百姓的神奇能力。这种能力随着他的职业生涯慢慢增长,最早他能够捉几千百姓,把他们送上战场,再后来他能够捉得上万名百姓,再后来他和诸葛亮珠联璧合,居然捉了十数万百姓跟曹操对打,只是在打架的专业性上比不过曹操,这才不得不去西川找活路。刘备这个捕捉百姓的本事就是所谓的社会组织能力了。

当朱元璋投奔到濠州郭子兴部时,他的才干一下子表现了出来。

巧了,郭子兴也有点这个本事--若然是没有这种本事,又如何号令群雄?郭子兴一见朱元璋大喜,知道此人日后的成就小不了,将女儿嫁给了他。

这时候徐州“芝麻李”也在红红火火地起事,遭遇到元丞相脱脱,被逮住宰了,“芝麻李”的部将彭大、赵均用等逃到濠州,投奔郭子兴。

郭子兴部搞的是集体领导,一共有四个元帅,另三个元帅以孙德崖为领导核心,瞧郭子兴老是搞自由主义,不顺眼,一生气就给郭子兴办了学习班,关在了地窖里。

这时候朱元璋的才干表现了出来:他急急跑到彭大、赵均用部,投诉孙德崖部分裂红巾军、办郭子兴学习班的事。彭大和赵均用一听就火了,派出军队,到了孙德崖的家,掀开屋瓦进去,就见郭子兴披枷带锁,浑身上下皮开肉绽。

郭子兴好歹活着被救了出来。朱元璋晋级为总官。

此后朱元璋南游定远,捉了7万名老百姓,从中挑选出精壮的两万人,浩浩荡荡杀奔滁州,眨眼工夫,朱元璋已经成了气候。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个人能力起到了决定的作用。朱元璋有着过人的社会博弈技巧,借力打力,所以才能够利用红巾军的内部矛盾将郭子兴救出来,从而获得上升空间。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之上的。

朱元璋太清楚人性了。他又是怎么清楚这这些的呢?因为他要过饭,在乞讨中最容易与人性中的阴暗力量相遭遇了--他不知被多少人戏弄过,不知道被多少条狗狂撵过--他对人性的认识与曹操达成了神奇的一致。朱元璋和曹操都认为:人人都是王八蛋,都不是好东西!

“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居住,不许搬取出外。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住,听于处处娶妾。”这就是朱元璋对人性的认识了。他认为所有的部属都不是好东西,随时都有可能叛变投敌,所以将前线官兵的妻子儿女统统扣为人质。这个就是社会组织能力。

未及多久,孙德崖部赴和州“就食”。就食,就是和州的粮食收成了,红巾军浩浩荡荡赶来开吃。以当时的生产力,一户农家辛苦一年收上来的粮食能不能够自己吃都很成问题,来了这么多的军队,有军队吃的,就没了百姓吃的,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这个深刻的矛盾必然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州城里,郭子兴与老战友撕杀成一团,和州城外朱元璋却拼老命地逃出十几公里,被孙德崖部俘虏。

这是一起意外冲突,那么小的和州挤下这么多的队伍,就算是把百姓全都煮了,也不够吃。所以朱元璋礼貌地劝孙德崖换个地方去吃,孙德崖也答应了,并且立即出城。

朱元璋在前面送行,郭子兴在后面送行,与老战友孙德崖手拉手,正在情深义重之际,也不晓得哪个起头,双方又打了起来。结果是孙德崖部逮住了朱元璋和徐达,孙德崖本人却被郭子兴活捉了。

于是,双方走马换将。朱元璋能够活着回来实属运气。

就因为这件事,郭子兴深受刺激,不久死掉。此后朱元璋大展神威,将郭子兴旧部中不听话的兄弟或杀或埋,然后与陈友谅对阵于鄱阳湖。

与朱元璋相比,陈友谅的脑子明显原始,这中原逐鹿还没开始呢,他就迫不及待宣布自己是皇帝了……他显然不是朱元璋的对手。

然后是张士诚。张士诚的脑子并不太原始,要命的是,他的社会组织能力明显逊色,最后也退出角逐。

再后来朱元璋向他最强大的敌人宣战--不是元兵,是明教!

近自胡元失政,兵起汝、颖,天下之人以为豪杰奋兴,太平可致。面彼惟以妖言惑众,不能上顺天意,下悦民心,是用自底灭亡。及元兵云集,其老将旧臣,虽有握兵之权,比无戡乱之略,师行之地,甚于群盗,致使中原板荡,城郭丘墟,十有余年,乱祸极矣。

这道檄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公道自在人心。百姓要的是安定生活,任何人以任何名目为暴力法则唱赞歌都不会有效果,所以朱元璋毫不犹豫踢开明教,与红巾军彻底决裂,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组织,一举赢得民心。沉小明王韩林儿于江心,朱元璋大踏步迈向皇权政治。

麻烦的是,彭莹玉突然失踪了,他可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的引路人。

就朱元璋之后干出来的事情推断,彭莹玉很有可能被朱元璋埋在了一座寺庙的墙壁下。

《大明律·礼律》:

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煸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夺得政权之后,朱元璋正式宣布绝除包括明教在内的一切教义。

我们在百姓那里和在史学家那里得到了两个不同的朱元璋--

在民众心目中,朱元璋是汉人的大英雄,是他逐走了异族胡元,重整汉家河山--“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所以民间评书中对朱元璋的印象好到了不能再好,一部《明英烈》,甚至到朱元璋火烧功臣楼时,百姓都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理解。

而史学家则反复念叨朱元璋朝廷杀戮的恐怖气氛。朱元璋杀尽了省部级直到县级的领导干部,只有几个人侥幸老死在自家的床上。

一个是武将汤和。汤和一辈子除了听朱元璋的话,没干过别的事,大明政权成立后他又是第一个交出兵权的,主动退休。等朱元璋兴致勃勃杀光了所有的武将,回过头来找找看有没有疏漏时,才发现汤和已经老死了。

一个是外戚郭德成。郭德成先是装疯,后来又躲进寺里当了和尚,漏网,未能成全朱元璋杀尽勋臣的心愿。

还有一位袁凯。朱元璋设套给袁凯钻,问他:“我打算再多杀一些人,杀得越多越好,可是太子却主张从宽,你说我们爷俩谁对呢?”袁凯答:“陛下要杀是守法,东宫主张赦免是慈心。”这个回答非常圆滑,是找不到把柄的,但问题是朱元璋只是想宰他,并不多考虑他的回答有没有道理--龙有逆鳞,君心难测,皇帝存心找你麻烦,你怎么回答都白搭--袁凯当机立断,马上装疯。

朱元璋的眼睛是雪亮的,袁凯如何又能蒙混过关?

于是朱元璋声称疯子不怕痛,拿来铁钻在袁凯身上钻洞。袁凯明知道疯子也是人,也会怕痛的,可如果他敢和朱元璋抬杠,岂不是死得很惨?只好咬牙挺住,痛得青筋凸出,冷汗直流,也不敢吭声。

朱元璋玩腻了,就先让袁凯回家;过了两天闲着没事,又要玩弄袁凯。可这一回袁凯却把朱元璋玩了一把。他躺在肮脏的猪圈里吧唧吧唧吃屎,听得朱元璋直恶心,再也不找袁凯玩了。实际上,袁凯是事先用炒面拌了砂糖扔在猪圈中冒充屎。

朱元璋与曹操同样洞悉人性的险恶。曹操比较宽容,不计较文人学士的酸脾气,所以文人们大骂曹操是坏蛋、奸雄。而朱元璋杀戮无常,是个有着严重心理洁癖的人,他知道那些读书人横竖是要骂他的,所以不如先宰了再说。他如此残忍,是因为他极度厌恶这种极端游戏。

曹操宽容,他的江山传了5朝60年。朱元璋残忍,他的江山却传了16朝276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