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是比别人好一点点(2)把事情做到极致

壹百度2 作者:朱光


“一家公司想要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首先要有领导者的心态,那就是要坚信你做这件事能比所有人都做得好很多。在这种心态下,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最终你就能成为领导者。”

【职场价值观】

所谓极致,就是一件工作结果被交付时,无限接近了性价比最高的那个点。这是一种我们需要终其一生去追求,却永远也不认为自己已??达到的境界。

为什么同一家公司的同事,工作能力和学历相差不多,有的人却能渐渐脱颖而出,成为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和“办公室的明星”?有调查表明,把事情做到极致是这些脱颖而出者的最主要特质之一。

这种特质来自于他们内心的自我驱动--不是把每个任务当工作,而是把每个任务当机会,通过每一次的机会来锤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特质的表现,就是他们能在开始动手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在完成工作的时候,不急着收工,而是再审视一遍--还能不能让结果再有点滴的提升?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这件事情我已经尽力了”。既然尽力了,自然别人也不愿再苛责,但是你说出这句话时,其实也在承认“我无法做得更好了”。如果你能保持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在你的眼里就永远没有极致,自然而然地会从多个角度,想尽各种方法,去努力把一件事做到更好。

哲学上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说法,工作也一样,每次高出的这么一小步,既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也是个人品牌的一次累积,到最后,将汇聚成为超越他人的一大步。

【李彦宏实践】

当有部门在汇报项目进展时说“我们这个产品比上一个版本好了多少”的时候,Robin总是要问一句,“你这个产品做得是不是比市场上所有的竞争产品都要好,而且明显地好?”Robin的言下之意,就是你有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

“闪电计划”是百度将事情做到极致的一个典范。2001年年底的中国互联网正??历泡??破灭的阵痛。当时还只是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百度也面临客户拖延付款的财务困境。Robin思考良久,2002年春节的鞭炮声未息,他便亲自挂帅,发动“闪电计划”。他以一如既往的平静口吻告诉工程师们,“我们这个小组要在短时间里全面提升技术指标,特别是在一些中文搜索的关键指标上要超越市场第一位的竞争对手。”

那时,百度与市场第一名的规模相差几十倍,而当时百度产品技术团队只有十五个人,要做出对手八百个人做出的产品,这样的超越谈何容易?工程师们唯有日夜无休地开发程序、闭关苦修。

在最困难的时刻,Robin为大伙打气,“我们必须做出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才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都好。你们现在很恨我,但将来你们一定会爱我。”

正是这次只有十五个人参与的闪电行动,用了九个月时间,抢占了用户体验的至高点,一举奠定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龙头地位。从此,百度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路越走越宽。

2009年的百度,已经拥有7000员工,占据76%的市场份额。在一次战略沟通会上,Robin通过网上直播再次向全体百度人重申:“我们做事必须有领导者的心态,要best of the best, 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做得比别人都更好--不是好一点儿,而是好很多。”

在他的心里,这个极致是永无止境的。

【职场真人秀】

“哪儿来的提升空间呢?”

李硕一进入百度就加入了“视频搜索”(video.baidu.com)的技术团队。对这点,他一直特别自豪,因为--自从视频搜索上线以来,就一路高奏??歌,仅仅一年的时间,便成为在国内遥遥领先的“视频搜索”。虽然成了第一名是个好事,李硕却也仿佛有点儿失去了目标,倒是怀念起以前赶超别人时的兴奋劲儿了。

这天,李硕又主导完成了一次产品的技术升级,他心里暗暗感叹,这回真的是“独孤求败”了,各项升级也到头儿了吧,只能告一段落了……

过了没多久,在一次部门的例会上,leader对他说:“小李,视频搜索的死链率还能不能更低一些?”

“可是我们的产品已??是国内第一了呀,”李硕脱口而出,他皱起眉头问,“哪儿来的提升空间呢?”

“Best of the best,国内第一并不意味着最好,我相信还有提升空间。”leader表情坚定地鼓励他,“再做一次调研看看吧。”

李硕觉得leader有点儿走火入魔,要不就是看自己最近不忙,吹毛求疵吧。虽然不是很情愿,但他还是认真地做了个调研,出来的结果让他大跌眼镜--死链率指标,居然真的还可以有不小的下降空间。

李硕服气了,也觉得又有干劲儿了,他开始主导新一轮针对死链率的技术升级。在这一次的升级后,视频搜索的性能比之前又提升了整整一倍!

过了几天,大家发现李硕的座位上多了一张纸--??来,他把“哪儿来的提升空间”这句话打印了出来,还给了个醒目的红叉,贴在自己的座位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问这样愚蠢的问题了。

不起眼的一滴油

多年前,有一位雄心勃勃却又郁郁不得志的美国小伙子,进入了当时方兴未艾的石油行业,却天天重复着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

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终于磨灭了他的耐心,他向他的主管提出要换岗位,但是主管冷冷地说:“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又苦于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忍气吞声地回来。但是那一刻,他灵光一现问了自己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不是自认能力很强么?我该怎么在这平凡的岗位证明自己的优秀呢?

于是,他仔细研究了自己的工作,他一遍遍问自己“还有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在无数次的思考后他发现,有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三十九滴油,有没有办法减少几滴呢?那样的话,对整个公司来说,省下的可就是个天文数字了。但是老师傅们摇摇头告诉他:“这已??是千锤百炼后的结果,别说几滴,就是少一滴也不可能了。”

但小伙子不服气,他开始了兴致勃勃的试验。终于,他发明了一种只需三十八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公司。

公司无法不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这一滴油,能给公司节省上万美元的成本。而在过去所有人的眼里,它的价值都被忽略了。

这个拥有着追求极致精神的年轻人,就是洛克菲勒。后来,他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最优化法则】

1. 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精品意识。

成功的人绝对不会以平庸的表现自满,而且他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必然都会全力以赴、追求完美。在觉得工作索然无味的时候,在觉得无所突破的时候,你就该问问自己,还能不能做得更好?你会发现,总有再提升的空间。

2. 重视细节。

公司内历来有重视细节的传统,比如“细节决定成败”“魔鬼在于细节”等说法。事实上,这些话的本质--细节是最能看出员工是否有追求极致精神的地方。

因此,不要忽视细节,每个细节上都比别人做得好,综合起来你完成的就是一个卓而不群、比别人好很多的东西。就像水一样,九十九度是水,加一度,就成了气。累积“小赢”,“小赢”是项大红利。

3. 扼杀自己的得过且过心理。

当领导皱着眉头说“这次就这样吧”的时候,你不要自欺欺人了,是的,领导就是对你这次的工作成果不那么满意。如果你抱着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就不应该得过且过,而是现在就坐下来,把这次的成果再精益求精,给领导一个惊喜。

4. 极致不仅是细节的完美,更是一种领导者的心态。

微观的极致,指的是平时工作中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宏观的极致,指的是整个人生都要有一种“我要比别人更好”的领导者心态,是所谓“志当存高远”。只有有着更高的眼界和抱负,有一种“舍我其??”的霸气,才能抛弃自暴自弃,驱动自己每天不断进步。

5. 极致是一个大概念,一个平衡点。

有人经常会钻进极致的误区,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你手头有十件工作,如何才能让每一件都做到极限?如果你把这些时间都用在做一件事情上的话,即使这一件事做到了120分,其他的九件得0分,总分还只是120分。没有大局观、失去了平衡之美的极致,就成了偏执狂的专利。

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极致是指你完成工作的总体效果的极致,即你能合理分清这些工作的主次级别,将时间和精力最合理地分配在这些任务之上,使最终的结果达到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平衡点。

如果面临的就是个只需要10分钟进行快速处理的工作,那你就不应该投入30分钟的精力,而是应该力求在这10分钟里以最科学的方法将它做到极致。如果你是报社记者,为了把一篇稿子写得更漂亮,结果错过了第一时间抢新闻的发稿时机,就肯定不是极致了,但如果你没赶上那个时机,却深度挖掘,写出了一篇观点深刻的独家报道,则也是成就了另一种极致。

“好钢用在刀刃上”,要追求的,是最有价值的极致。

【解决力自测】

假如你是一家网络调查机构的职员,这天,领导布置给你的任务是组织完成一份上一季度化妆品行业消费者偏好调查报告,你会怎样列出你的行动计划?构思一份什么样的报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