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瑞娜·密欧特·伍兹(Myrna Miott Woods)是个将近40岁的美国非裔女性,她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能服务他人,又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这是她职业生涯中不断面临的课题。
当她还在宾州的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念书时,她曾在市长办公室扫盲委员会(Mayor's Commission on Literacy)以及一个名为女性团结对抗强暴(Women Organized Against Rape)的非营利机构担任义工,当时她发现自己有一颗服务群众的心,于是毕业后她在佛罗里达州找到一份小学老师的教职,工作内容很有趣,她也很喜欢那些小朋友,但薪水并不怎么好。
玛瑞娜一直对电脑很有兴趣,念大学时就曾在电子信息系打过工,毕业后搬到佛罗里达州,主要也都靠电邮跟家乡的朋友保持联络。有一天她去旅行社买火车票,看到那家旅行社也替旅游专员、医师和其他商务人士建构网站,她对此很感兴趣。后来那家旅行社愿意训练她从事网络营销,只要她能够接受微薄的薪水,每周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到旅行社打工。
玛瑞娜心想,这样子至少可以增加一些外快,而且还可以玩玩电脑。她当时压根没想到1997年在那家旅行社碰到的“机会”,会让自己后来在一家大型经销商丹纳利公司(R. H.Donelly)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
玛瑞娜接下旅行社兼职工作的两年后,当时网络科技正兴盛,丹纳利公司录用了她,她的薪水变多,不再需要做两份工作。但当她坐在公司的办公室里,每天的职务就是维护电脑网络、扩增公司的网页内容并负责技术支持而已,久而久之她怀疑自己放弃教职,换了一个薪水比较高的工作,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她望着办公室的墙壁,心里很怀念在小学里被小朋友围绕的感觉。
薪水好和有意义到底哪一个对玛瑞娜更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几个月后有了意外的解答。当时丹纳利公司决定卖掉刚起步的网络部,而玛瑞娜是极少数几个被留下来完成交接的员工之一,不过也只能多拿几个礼拜的薪水,直到她被解雇为止。
这会是她可以去追寻自己梦想的机会吗?如果是的话,她应该往何处追寻?她想起教职让她经济拮据的窘境,心想或许自己可以到非营利机构工作,发挥电脑和网页设计方面的专长。她把简历传给朋友和猎头公司,希望他们能介绍一家愿意雇用她的机构。
玛瑞娜并没有等很久,当地一家猎头公司把她引荐给粮食济贫组织(Food for the Poor),那是一家资金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大型慈善机构,总部就设在附近。玛瑞娜战战兢兢地开车前去面试,但她的紧张是多余的,面试她的人是一位面带笑容的女士,立刻让她心情安定下来,并表示她对玛瑞娜的工作经历印象十分深刻。两人聊着聊着,还发现一个共通点:她们的生日是同一天。
于是玛瑞娜开始担任这间慈善机构的网页设计师和网站管理员,设计出漂亮又吸引人的页面。2002年,这家机构希望能增加外界的捐赠,于是玛瑞娜改良原有的网站,应用市场营销和信息架构学的原理,并筹办了几次网络营销活动。2005年,团队又新建了一个网站。玛瑞娜为这家慈善机构工作了六年,筹募了超过八百万美元的资金,在非营利机构事业的领域中成为知名的网络募款专家。这份工作让她可以扮演与当地群众和网络社区之间的联络桥梁,还可以把自己在程式设计和其他电脑技能,应用到向来令她深感兴趣的营销上头,她后来成为该慈善机构薪水最高的员工之一。玛瑞娜仍然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但她却不觉得工时漫长,因为她从工作中得到成就和满足感。当她利用自己的技能去接触网络上的捐赠人士时,她明白自己募得的每一分钱都对那些正在挨饿,或者正学着自给自足的家庭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近玛瑞娜离开了粮食济贫组织,成为一家顾问公司的主管,专门辅导像是慈善团体及教会等非营利机构如何筹办类似的网络营销活动。她告诉我:“这些年来,我生活的重心从努力求温饱(其中有时候是努力赚大钱)变成了借由服务他人去努力建造上帝的国度。”玛瑞娜真是懂得善用心灵货币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