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曾经被成长,不再“喂一代”

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 作者:王千马


 

王千马

80后不自信不反叛,但被压抑

2010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不出有特殊的意义,但对中国来说,改革开放刚过三十年。而对于达到两亿之多的80后来说,开始迈进三十岁这个门槛。老话说,三十而立。只是,当下的年轻人却有可能面临“裸立”的困境。

网上一直流行着这样的段子--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嫁你?养不起,父母下岗儿下地;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活不起,一月辛劳一千几;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总结,八个大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事实上,这样的困境影响的是全体中国人,但对人生正处在成长通道的70后以及大部分80后来说,他们的体会更深。他们所获得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并没有随着年岁的上升而上升,反而有裹足不前的趋势。他们更能体会的,是当年崔健的那一嗓子:一无所有。

据《广州日报》等媒体2010年年初的一份调查统计,在回答“你觉得80后面对的压力大吗”的问题时,526%的受访者认为“很大,超过70后、90后”;370%的受访者对此持宽容态度,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是正常的”;87%的受访者认为“一般,不如70后和父辈”;只有17%的受访者认为“压力很小,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身为70后,我一直关注着80后的生存处境,曾是80后现象的首推者之一。当年我在杭州某报社工作时,面对着“萌芽”系的80后作家--像周嘉宁、小饭、岑孟棒的“来势汹汹”,加上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韩寒、郭敬明,我曾经做过一期专题,现在我还记得标题叫《被复制的新生代》。这些年来,80后群体被关注不断,呈愈演愈烈之势,负面报道比重也随之上涨。令我困惑的是,当时我开始用的“被”字句,适逢今日不仅流行,甚至备受青睐,比如,“被潮流”“被就业”“被温暖”“被代表”甚至“被自杀”。我想说,这些前前后后的“被”字相加起来,是否已经表明80后是“被成长”的一代?

事实上,我也脱离不了这个“被成长”的语境,跟大多数80后一样,共处在社会转型期,并被这些转型深深影响:刚刚出生便碰上了计划生育,刚刚上大学就碰上教育改革,刚刚毕业便碰上了打破铁饭碗、自谋生路甚至没就业即失业,刚刚对爱情有所期盼就碰上了“一夜情”“婚外恋”的泛滥,刚刚想结婚就变成了“剩女”……同样,我们刚刚走进社会就面对全球化,面对着科学技术没完没了的更新换代--一切那么新鲜、变动不居,让人无所适从。

在我们“被成长”的过程中,充当着我们喂养人的,首先是父母。尤其是对计划生育下的蛋--独生子女来说,身边没有了稀释父权的兄长,父母完全独占了这种影响力。政策说“只生一个好”,传统说“一棵独苗好恓惶”。父母把对下一代的爱,浓缩到一个孩子身上,真是喝凉水都怕塞了牙。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独子们”都是喂大的。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喂养者,那就是国家。其实,如果说“喂”显得不够尊敬,按照一贯的说法,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活在同一副宽大有力的翅膀下,不断感受着温暖。不过,这两个母亲有时也会掐架。前不久发生的周洋“感谢门”事件--这个在温哥华冬奥会获得1500米速度滑冰金牌的小姑娘,夺冠后幸福地感谢了一下自己的父母,并许诺以后让自己的父母过得更好,随后被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在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论时批评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并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道德教育。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网上对他的发言的批驳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我想把这一现象就叫做“争喂权”。看似玩笑的背后,是谁比谁更能代表你,更想拥有对你的话语权?说到这里不禁想到,“喂”字在汉语里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字眼。一边是口,要吃,一边是畏,要怕。

不能不说,80后甚至90后在备受争议的过程中成长,一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成熟的理念,另一方面被误解的太多。国外不具备的80后称谓,为什么在我国成为一个流行概念?时代赋予了它什么丰富的内涵?我们想在这本书里有所认识。有一点是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不自信不反叛,但一直被压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