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蚁族”是个伪命题,生存才是真命题(5)

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 作者:王千马


80后,自从大宗商品福利待遇--住房、事业最大的抉择--单位,抛下他们绝尘而去,他们真正独立了。独立选择工作,当然可能找不到合适的;独立选择城市,当然可能在这里待不下去还需要换到那里;独立选择消费,可以用钱换取最大限度的自由;没有福利分房,就不会受困于用人单位,即使存款还需要积累。这一切都能证明这个代群是必须独立的个体,投身冷酷的市场得到了选择的自由。相比父兄辈,一边是自我价值超前,一边是集体规则感弱化,奇思妙想多,对抗力低,面对就业压力易恐慌、疲劳、无奈。他们遇到问题易冲动,或者压抑、旁观。出国留学的人数也从这一代之后暴增。

不管几〇后,只要你还有欲望,就不会放弃“折腾”,折腾得还不成人样的时候,就别怕人家把你说成蚂蚁或者臭虫,因为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同情和依赖社会人士去喂,“喂”,这是一个必须严重鄙视的词。谁都有青春年少,谁都有困苦无奈,谁都有穷酸贫贱,谁都有惶恐无助,这些是年轻的附加题,也应该是布置给年轻的一份奥数作业。所以我说,“蚁族”仅是一个概念,用来赚取同情的标签,难道80后赚取的标签还少吗?吸引眼球跟他们自身的感受完全是两回事,唐家岭村只是有一群还没有成器的大学生,这跟一群离乡背井的农民工或者“王家岭”“刘家岭”有一群吃不饱的农民没有什么本质不同,而不是因为有张文凭--“蚁族”是一个伪命题。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折腾”想要折腾什么?我想绝大多数人用不着掩饰,那就是“成功”,尽管这“成功”还是在掩饰--钱、我们需要那大量的金钱。谁叫这就是这个时代烙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鲜明特征呢。“蚁族”选择留在都市边缘过乡下生活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他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蒸腾着“成功”的梦想。“成功”,就像一粒慢性毒药,在慢慢地让你我上瘾、痴狂甚至疯狂--

2007年,有一个人或者一种现象风靡全国:许三多。

这是一个会让你会心一笑的名字。其实公道地讲,《士兵突击》这个片子,从技术角度讲,并无任何新意与突破,但却能让很多80后的青年人感动得潸然泪下,凭的也是三个字:钝感力。

这同样是当年的一个文化现象。《钝感力》这本书在日本2007畅销书排行榜上高居第三,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在一个恰好的时间里,遭遇《士兵突击》,一片眩晕中撞击出了绚丽的火花。

绝非简单巧合。

渡边淳一强调人不要过于敏感,反应迟钝或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而许三多那副“不抛弃”“不放弃”的面孔,无处不体现出一种钝感的魅力。这在因CPI上涨、房价浮动、股市起落而略显浮躁的中国社会,这种钝感的力量,感召着人们跟现实相悖的内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反省的绝佳契机。

许三多和渡边淳一的走红,绝非偶然事件,在这个到处洋溢着浮躁气息,到处讲究“汽车洋房多金”的快速成功学泛滥的社会中,许三多寂寞中坚守的形象,如一股沙漠清泉,注入那因觊觎“成功”而眼神发绿的青年人干涸的心田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