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拓道路(2)

龙凤之国 作者:(日)陈舜臣


    “什么!那么一点点敌人,俺一个人就能打垮他们,谁叫你这家伙多管闲事!”

    随着叫喊声立刻厮打成一团,亢奋时还有拔剑狂砍柱子的骚乱者,简直一点儿也没有朝臣公卿的优雅风度。我们丝毫也看不到“龙”的模样,听到的仅是令人烦躁的凤翅膀的扑打声。

    于是,连高祖也对这些无赖的野蛮行为大皱眉头。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高祖)患之。”

    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可见上述内容。

    觉察到高祖这种心情的是叔孙通这个会察言观色的儒者,他奏本要举行朝仪。

    “得无难乎!”

    高祖这么问道。

    要用礼仪制度约束粗暴人,如果礼仪形式太繁杂,就连高祖自己也难以做好,恐怕有失体统。

    长乐宫落成时,在那里首次举行了朝仪。由叔孙通当总监管,因为他的弟子和从鲁国带来的儒生们精心地演练,朝礼进行得有条不紊。可以说“没有敢喧哗或失礼者了”,就连平时粗野的家伙们也被那庄重仪式的气氛压倒,一直屏住呼吸按照所教的去做,不得不战战兢兢地反复鞠躬行礼。

    高祖对这么庄重威严的仪式感慨万分: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他这么夸奖叔孙通。

    龙尾似的东西,终于到了能窥见的程度了。

    高祖驾崩后,惠帝继位。他是吕后所生的唯一的儿子。

    然而,实权却掌握在成为皇太后的吕后手中。司马迁写了《吕后本纪》,却没有为正式的第二代皇帝惠帝写本纪,大概判断惠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司马迁这位人物总是以敏锐的目光看待历史。

    惠帝看到“人彘”时吓得魂飞魄散,从此生活堕落。人彘即为“人猪”的意思。吕后把亡夫高祖的一个侧室,即赵隐王如意之母戚夫人的手足都砍掉,剜出双眼,用药物使耳朵听不见声音,迫其吞药而致失语,然后将戚夫人丢进茅厕,称其为“人彘”(人猪)。真是残虐至极。

    这决不是人之所为!

    惠帝看到人猪后恸哭不止,变得厌恶人世,连日淫乐患病,不久去世。

    惠帝的皇后没有生儿子。然而吕后放风说她怀孕了,并将来历不明的婴儿说成她所生之子,使其继位,这就是少帝。后来吕后甚至将自己扶持的傀儡皇帝也杀掉了。

    吕后执政持续8年。

    吕后不断地清除地方诸王侯,吕氏在巩固自己势力的同时,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她将赵隐王如意毒死,又将赵幽王禁闭致死,再将赵共王恢逼上自杀绝路。这些诸王都是吕后亡夫高祖与其他女人所生之子。

    燕灵王建是高祖的幺子,他病逝后,吕后将他与宫中侍女所生之子杀死,并以“无后嗣”为理由将皇室铲除,另拥立吕氏一族的吕通。

    吕后——这个称为雉的女流做得太过分了。她一死,陈平和周勃等有势力的廷臣立刻将吕氏一族全部杀掉,并拥立高祖和薄姬所生的代王恒,使其继承帝位。

    这就是有明君称誉的文帝。

    我比较喜欢这位文帝,与性格有很大矛盾的武帝(文帝的孙子)相比,文帝性格直爽。但这种性格也使文帝的形象显得不太高大。

    文帝本人也不喜欢过于显示自己。

    帝都的群臣请文帝继位时,他似乎不太感兴趣。根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

    有这样的经过。

    文帝勉强地接受帝位,却积极地实施仁政。

    废除犯人家族连坐罪残酷法律的,就是这位文帝。

    文帝夫人的裙子没有拖地,帷帐也没有刺绣。他生前就开始修建自己的墓地,没使用金银而用瓦石。

    有一次,文帝想建造阳台,让工匠估价,结果得知要花费黄金百两时他这样表态:“黄金百两可抵‘十’家财产,不可为之。”

    他中止了该项计划。

    他还时常实施减税,或者免税。

    文帝将“无为自然”的黄老之道视为理想。

    即使对匈奴,文帝也主要采取防范和怀柔政策。文帝在位第14年(前166)冬季,曾想率领骑兵10万人马亲征,被母后阻拦。这是因为匈奴大举入侵汉土的缘故,文帝从没考虑过主动进攻。他向匈奴派遣使节时说道:“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这无非是和亲政策。

    因看不惯地方封王的蛮横,群臣劝文帝要留意,可他也没有采取积极的对策。

    我们从这些状况来判断,终于感到了龙在渐渐地复苏。

    文帝在位23年,驾崩后由其子景继帝位。景帝与父亲在位期间加在一起,一般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此乃仁政时代。

    文帝以无为之治为目标,景帝也大体沿袭了这种方针。可景帝在皇太子时代,曾杀过吴王的太子,从此事可知景帝要比父亲的性情多少有些暴躁。对王侯专横跋扈的处置,他没有文帝那么宽大。

    景帝削减各诸侯的领地,使其势力减弱,并致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实力,当然要遭到诸侯的抵抗,但都被景帝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是无为政策中的少数例外。

    景帝在位16年后去世。

    由于汉朝实施了两代无为自然的消极政策,也没搞耗费大量钱财的事业,因此国库充盈,银两不计其数,粮仓谷物爆满无处可储以致陈腐。而且威胁中央的地方诸侯国亦软弱无力,可以说问题已解决了。

    新王朝最初的二三十年是重要的时期。由于国基尚脆弱,不量力而行就会垮台。秦朝虽统一了天下,但实施酷政,因修建长城等大规模的工程,只维持了不到15年的时间。之后的隋朝也因开凿运河、强行搞大型水利工程,政权延续不到40年。

    在最重要的时期,汉朝顺从无为自然,由于没有积极推行不合时宜的政策,才避免了短命王朝的结局。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欧洲化的可能性则大大减少。

    汉朝的国基因而得到巩固。在此基础上,如发生一些小规模的骚乱,也能从容应对。如还要一直采取消极政策,那这种根基就太可惜了。

    就这样,通往新时代的道路拓开了。

    将要到来的时代是华丽的龙凤时代,登场者必须是朝气蓬勃的龙凤之人。

    中国太阳之王的汉武帝,以巨大身影显现于世的时代到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