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灵魂的危险:灵魂离体与招魂(3)

金枝 作者:(英)弗雷泽


有时失去的灵魂也以可见的形体被送回来。俄勒冈[美国的俄勒冈]的萨利什或叫弗拉塞德印第安人,相信人的灵魂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离开人体而不造成其人死亡,也不为其本人所察觉。不过,必须尽快找回亡失的灵魂复返本体,否则其人早晚必将死亡。巫师梦中可以获知失魂者的姓名,便连忙通知失魂者。通常总是有好些人同时出现这种遭遇;他们的名字都在巫师梦中显现,大家都来请这位术士帮助招魂。这些失魂丧魄的人在村里挨门逐户地走来走去,又歌又舞,彻夜不眠。第二天拂晓,走进一家孤独的门窗紧闭的小屋,屋内漆黑不见五指。然后在屋顶捅开一个小小窟窿,术士手拿一根羽毛掸帚,从小洞往屋内扫进许多小块的碎骨之类的东西,屋内有一张席子接着,那些散失的灵魂就是附在这些碎骨之类的东西上面一起被扫了进来。这时屋内点起了灯火,巫师便开始在火光下分别拣出扫进来的那些魂魄。他首先拣出死人的鬼魂放在一边(每次总有几个这样的死人鬼魂,如果巫师把死人的鬼魂放进了活人体内,这个活人就会马上死亡)。然后把在场所有人的魂魄一一拣了起来,让所有这些人都坐在他面前,他拿起每个人的魂,一小块骨头或一片木块,或一个介壳,放在本人头顶,嘴里念念有词,身体作出种种扭曲姿态,把魂魄往本人体内拍去,直到魂魄进入体内,复归原位。

不仅妖魔鬼魅能够摄去并拘留人的魂魄,人(特别是巫师)也可以如此。在斐济,有个罪犯不肯供认罪行,酋长就叫人取来一块头巾,用它把这个歹徒的魂捉走。犯人一见这种头巾,甚至一听说它,一般就立即坦白供认。因为,如果他不供认,那头巾就将在他头上挥动,把他的魂摄去,然后折叠起来,钉在酋长的小独木船船尾上,他便将因失魂而憔悴丧生。危岛[又名南子岛,俗称艾罗下峙,或称南子礁,永兴南岛,即今日通称的我国的南沙群岛。]上的巫师惯常撒下罗网捕捉人的灵魂。这种网是用结实的细绳编成的,约15~30英尺长,两面都有大小不同的网眼,以适于网住不同大小的魂:肥胖的魂有大网眼可以套住,瘦小的魂则有小网眼可以套住,如果同巫师有怨恨的人病了,巫师便在此人住宅附近布设罗网,侦伺他的灵魂逃走。假如它是以飞鸟或飞虫的形态飞走,便会被罗网捉住,此人便绝无可免地要死亡。西非有些地方,巫师们不断设置圈套捕捉人们梦中出游的魂魄,每捉住一个,就捆绑起来吊在火上烤炙,那魂在火中萎缩,其生身就病倒了。巫师们这么做,倒不是出于对受害人的仇恨,而是为了借此赚钱。他们不管捉到的是谁的魂魄,只要给他们钱,马上就还归本主。有些巫师长期开办灵魂庇护所,收留迷失的灵魂,任何人丢失了灵魂或灵魂误留在什么地方,只须向巫师付出一定报酬便可以从庇护所里得到另一个灵魂。社会上对开办私人灵魂庇护所或设圈套捕捉灵魂的人并无任何责难,因为那是一些人的职业,在他们执行这种职业时并没有什么残酷不良的意念。但是也有一些坏人,完全出于恶意或者利欲熏心,置阱设饵,蓄谋捉住某人的灵魂,往往在藏饵的罐子底部放着锋利的刀钩以绞杀撕裂那可怜的灵魂,其做法要么是立即将灵魂杀掉,要么加以伤害,这样即使灵魂侥幸逃脱返回本身,其人的健康也要受到损害。金斯蕾小姐认识一位克鲁族人[西非利比里亚黑人],此人一连有几个夜晚在睡梦中嗅到红辣椒调味的熏龙虾香味,使他为自己的灵魂非常焦虑,因为显然有不怀好意的人在设置圈套用美味食品为饵引诱他梦游的魂魄,伤害他的身体和精神。于是在那以后几天晚上他忍受了很大痛苦设法不让自己的灵魂在睡梦中到外面漫游。在那闷热的热带夜晚,他裹着毛毯,用手帕捂着鼻子嘴巴,躺在床上,浑身流汗,喷鼻呼气,以防宝贵的灵魂出了窍。在夏威夷,巫师们捉了活人的灵魂,装进葫芦里给人们吃。他们抓住灵魂,在手心里用力一捏,便能发现其人秘密埋葬的地方。

也许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比得上马来半岛那里巫师诱捉人们灵魂的高超完美艺术。他们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动机也是多种多样,有时企图毁灭一个敌人,有时想要赢得一位娇羞冷漠美人的爱情。这里举一个有关后者的事例。巫师想要叫哪位女郎发狂,就摄住她的灵魂,他的做法如下:月亮刚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看上去像一团红球似的,这时候走到屋外,站在月亮下,右脚大趾放在左脚大趾上,右手握作话筒形放在嘴唇边,朗朗念诵下面这些话:

我张弓射箭。

一箭射出,月色昏暗;

二箭射出,太阳无光;

三箭射出,星星躲藏。

但我并非要射太阳、星星和月亮,

我只射众人中那漂亮可爱的姑娘某某某的心房

咯,咯,咯!某某某的灵魂啊,

来,跟我一起走吧,

来,跟我坐在一起吧,

来,跟我并枕同眠吧,

咯,咯,咯!魂呀魂

这样重复三遍,每念一遍,就微握右掌当作话筒吹气一遍。这样就可把那人的灵魂捉到包头的头巾里来。另外还可以这样做:在月圆之夜和月圆后的两天夜里,每晚走到外面,坐在蚁丘之上,面向明月,焚香礼拜,口念咒文:

我给你带来槟榔叶,

啊,凶猛的王子

把那柠檬果放在叶上,

让她——娱乐王子的女儿——尝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