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重大新闻(4)

曝光 作者:吕志勇


转念一想,也许真的不是杨柳成。但仅仅一个高飞,一个普通的、有着种种劣迹的老百姓,就能请动中央台的记者?可无情的事实摆在这儿,不相信也不行啊。

坐在办公桌前,他指甲缝里都咝咝地透着凉气,疲惫从毛孔里悄悄溜出来大口地吸着气。

黑豆乡的这个开发区,原先就是散乱的铁矿开采区,矿主们大都气粗胆壮,也一直没有人管理。此矿区正好处在乡政府所在地黑豆村,所以就显得格外耀眼。李蓝上任之初就着手治理矿区,目的是为了给乡财政减轻点压力,对矿区集中管理,增加收费力度,他亲自弄了个桐木板,用油漆刷成白色,用很标准的宋体写上"山川县黑豆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在了高瘸子伙房的外面,开发区就算成立了。高瘸子是他一手推上去的经济典型,所以高瘸子对此也表示积极支持。

这次是高瘸子要开挖一个新矿区,开矿的手续都齐全,可搞矿石磁选盖厂房需要占用一百来亩地,高瘸子就一家一户地上门做工作,并自己制定了赔款标准,直接把钱送到农民手中。可还是有几个钉子户不同意,坚决不签字。他们说一签字就想起了黄世仁,总之是不签。高瘸子就派人晚上偷偷把这几家的麦子给铲了,用他的话说,"我给你连根拔了,看你还长个球?不让我占,我也不让你种地!"铲地之后,他给李蓝打了个电话,李蓝虽然非常气恼,但事情既然已经出了,而且不支持高瘸子把开发区建立起来撑撑门面,还真不行。况且自己也是为了多搞些收入,将来为当地老百姓谋福利,于是他就对高瘸子说:"你真是个土匪。既然已经这样了,人家要是找上门来一定要想办法稳住,多赔款说好话。"

李蓝心里也很矛盾。如果不搞这个开发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发展途径。因为,黑豆乡几乎没有正规企业。虽说以前有个乡机械厂,但后来改成铸造厂,最终也是半死不活。

说起来,在黑豆乡境内,还有一家有50余年历史的国有企业,资格老实力雄厚。只是虽然名字叫"周阳市山川县钢铁有限公司",企业又位于黑豆乡境内,却和乡里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和山川县都没有一点关系。它隶属山川县所属的天驼市邻近的周阳市。周阳市原先本来属于天驼地区,后来因发现石油自立门户成了市,国家把山川县钢铁厂划拨给了周阳市。就这样,守着个偌大的国有企业,黑豆乡一点光都沾不上。唯一能沾光的,就是烟囱里的黑烟,它可以肆无忌惮地飘在黑豆乡的上空。

李蓝看到钢铁厂烟筒里冒出的黑烟就气愤,像看着桌子上肥得流油的烧鸡,却只能流口水,动不得,不免生气。

乡里唯一的好处是,山川钢铁厂有条国家投资建设的铁路,依靠这个便利条件,几家私人水泥厂才陆续搬来。

李蓝边走边想,来到二楼的文印室。这里平常就小玉一个人上班,但乡政府所有的文件都在这里打印,谁到了这里都是领导。好在小玉的脾气宛如电影院里的墙壁一样,能吸纳一切声音。换了别人,早卷铺盖回家了。在黑豆乡里工作的男人们,都像刚刚做了结扎一样,胸腔里永远憋着一团邪火,没处发作。见了领导必须要笑得有力度、有深度,唯有到了小玉这里可以摔摔茶缸、狠狠地吐几口唾沫,把小玉房间的白墙上砸出很多雀斑样的黄渍来。

小玉对待所有人总是一句话:"俺啥也不知道。"可李蓝知道,小玉属于头发里藏满温柔、面容下面细胞都在抖动的主儿。

"记者的证件是真的。"

李蓝颓然地往椅子上一躺:"这下真有事情了。"

他蓦地想起就在昨天下午,和几位朋友到山间踏青,看着一路绿油油的麦苗和黄澄澄的油菜在原野里开心地舒展着,竟暂时忘却了现代生活中的喧闹,回归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着田野的淳朴厚实,心里竟是清凉的。

人心竟然这样复杂多变,昨天还是高高兴兴,庆幸自己不再浮躁,今天却遭遇人生的滑铁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