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当然不会去找经理,一来他还没那个胆量,二来他也深知外企不能越级汇报的“天条”。所以听老米这样说,他也没了主意,最后,只得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其实老米之所以把小孟的方案压了下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创新奖”该不该设立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老米本想借这个机会好好地表现一下,争取早点脱掉主管的帽子,获得晋升。所以说,如果采用的是自己的方案,自己再努力地把它完成好,那么自己的机会不是会更大一些吗。而如果让小孟出头,自己的功劳就会被抢走大半,太不划算了。
老米的方案进入了实施的阶段,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CF中国企业形象的树立也算立了大功一件。事后,参与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得到了公司的嘉奖,老米更是受到了CF中国总裁的点名表扬,可是小孟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儿。
不久之后,小孟在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碰上了在另外一家外企公关部工作的同学。同学就职的外企也是一家生物制品公司,属于一家港资企业,规模比CF小多了。闲谈中,同学说他们公司也刚刚完成一次企业形象树立的公关策划,其中就包括与国家某部委联合设立“科技创新奖”一项,公司出资几百万,结果宣传效果非常好,企业形象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产品也已经升级为一线品牌。小孟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愈加苦闷。
同一个行业内的消息总是传得很快,不久,别家公司利用设立“科技创新奖”的公关策划而成功树立了企业形象的消息就传到了公司上层的耳朵里,老米被公关经理叫去训了话,责备他为什么没想出这样的好点子。从经理那回来后,老米心里有些惶恐,他害怕小孟把方案的事儿说出去,可是自己又碍着面子不好去找小孟,谁知道怕什么来什么。小孟同志得知了真相:原来自己的方案果真被老米压了下来。这一下,小孟同志的怒火被点燃了,他把“不能越级报告”的外企天条抛在了脑后,直接去找了公关经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了一遍。谁料,经理的态度却让他很意外,经理对他说,其实他的那套方案也被报上来了,由于上层领导在审核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经费等问题,所以最终选择了老米那一套相对保守的方案。并对小孟说了一些“不要再戒怀此事,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的话。小孟同志败兴而归。
看到这儿,你或许会问,小孟的方案到底报没报上去呢?当然没报了。那么公关经理为什么会撒谎呢?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公关经理如果说出实情,那么小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事情闹起来,上层领导如果追究下来,他这个经理也会受到牵连,“对下属教导不严、对工作抓得不紧”等等“罪名”就会纷至沓来,这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另外,他和老米私交不错,而且老米对自己一向忠心耿耿,他不想因此失去一个可靠的下属。所以,他这样做实际上是“一箭双雕”,既保护了老米,更保护了他自己。
事后,老米从经理那知道了此事,此后,对小孟愈发戒备起来,小孟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混了。
小孟的做法无疑把自己推到了与上司对立的一面,这对于他的职业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苦熬六年之后,他才当上了主管这一事实便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当初,小孟能够站在上司的立场想问题,把上司的意见当成自己的意见,学着或者说装着“乖”一点,那么他的职场之路一定会发展得更顺利一些。当然,后来小孟也逐渐摸清了其中的门道,要不然他也不会变成现在的“老孟”。
其实老米之所以把小孟的方案压了下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创新奖”该不该设立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老米本想借这个机会好好地表现一下,争取早点脱掉主管的帽子,获得晋升。所以说,如果采用的是自己的方案,自己再努力地把它完成好,那么自己的机会不是会更大一些吗。而如果让小孟出头,自己的功劳就会被抢走大半,太不划算了。
老米的方案进入了实施的阶段,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CF中国企业形象的树立也算立了大功一件。事后,参与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得到了公司的嘉奖,老米更是受到了CF中国总裁的点名表扬,可是小孟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儿。
不久之后,小孟在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碰上了在另外一家外企公关部工作的同学。同学就职的外企也是一家生物制品公司,属于一家港资企业,规模比CF小多了。闲谈中,同学说他们公司也刚刚完成一次企业形象树立的公关策划,其中就包括与国家某部委联合设立“科技创新奖”一项,公司出资几百万,结果宣传效果非常好,企业形象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产品也已经升级为一线品牌。小孟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愈加苦闷。
同一个行业内的消息总是传得很快,不久,别家公司利用设立“科技创新奖”的公关策划而成功树立了企业形象的消息就传到了公司上层的耳朵里,老米被公关经理叫去训了话,责备他为什么没想出这样的好点子。从经理那回来后,老米心里有些惶恐,他害怕小孟把方案的事儿说出去,可是自己又碍着面子不好去找小孟,谁知道怕什么来什么。小孟同志得知了真相:原来自己的方案果真被老米压了下来。这一下,小孟同志的怒火被点燃了,他把“不能越级报告”的外企天条抛在了脑后,直接去找了公关经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了一遍。谁料,经理的态度却让他很意外,经理对他说,其实他的那套方案也被报上来了,由于上层领导在审核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经费等问题,所以最终选择了老米那一套相对保守的方案。并对小孟说了一些“不要再戒怀此事,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的话。小孟同志败兴而归。
看到这儿,你或许会问,小孟的方案到底报没报上去呢?当然没报了。那么公关经理为什么会撒谎呢?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公关经理如果说出实情,那么小孟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事情闹起来,上层领导如果追究下来,他这个经理也会受到牵连,“对下属教导不严、对工作抓得不紧”等等“罪名”就会纷至沓来,这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另外,他和老米私交不错,而且老米对自己一向忠心耿耿,他不想因此失去一个可靠的下属。所以,他这样做实际上是“一箭双雕”,既保护了老米,更保护了他自己。
事后,老米从经理那知道了此事,此后,对小孟愈发戒备起来,小孟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混了。
小孟的做法无疑把自己推到了与上司对立的一面,这对于他的职业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苦熬六年之后,他才当上了主管这一事实便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当初,小孟能够站在上司的立场想问题,把上司的意见当成自己的意见,学着或者说装着“乖”一点,那么他的职场之路一定会发展得更顺利一些。当然,后来小孟也逐渐摸清了其中的门道,要不然他也不会变成现在的“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