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海洋 第一章(1)

红海洋 作者:翟晓光


 

海军的老人都知道,王司令不叫王山魁,叫王三魁,据说1965年王三魁同志一战成名,不知道哪级首长口齿不清或者认为他这个名字太土,在往中央报材料的正式文件上给他改成了王山魁,为了这个事王司令还老大的不高兴。

其实王司令也不叫王三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叫王本利,叫三魁的是他的把兄弟,不过不姓王,姓李。

真够复杂的,像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程一W-,充满艰难曲折。所以要徐徐道来。

王本利和李三魁是一个村的,县叫个蒙阴,乡叫个大坡,村叫个大岭,在山东沂蒙山里。

人人都说那个来,沂蒙山那个好来

沂蒙那个山上来,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来,怪好看

风吹草地来,见那个牛羊

李三魁是个放牛的。王本利参加革命早,在青山绿水的大岭村里当地下党,李三魁没参加革命,放牛之余帮他把兄弟送信,那是为了哥们儿义气,不是为革命。1946年战略转移,王本利要转到滨海军分区,组织上临走说要把李三魁也带上,王本利不同意,说三魁家有八旬老母,媳妇就要过门了,让传消息可以,打仗是要死人的,不能害了自己的把兄弟。结果组织上批评他说那李三魁识俩大字,这还是他王本利教的,所以那些秘密交通信他也能猜明白个大概,李三魁也是对党的基层组织知根知底的人,万一敌人来了他说走了嘴不得了,还是带上保险。

被强迫参加了革命的李三魁到底是农民脾气,肯认命。农民不认命没办法。李三魁够义气,打仗冲锋虽然不是跑在最头里,可是不快不慢总跑在王本利头里。打济南,国民党守军从楼上倒黄豆,李三魁往前冲得正欢,踩在一地黄豆上要倒未倒之际,扭头对跟上来的把兄弟王本利大叫一声:“黄豆——!”要不是千钧一发他叫这一声,跟上来的王本利立马就“光荣”了。所以这叫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淮海战役的时候,连排往往都是以村为单位的,本村里死了哪一个,全村就都红了眼,那次打淮海,沂蒙山都是一个村一个村的往上冲。所以说中国农民是挺伟大的。那时候沂蒙山里头,村青抗会长、民兵队长、识字班长都是以妇女为主,因为男人全打仗去了,沂蒙山的女人就锻炼出来了,很开放、也很野,女人也扛着大枪赶着牛,在坡上像男人一样吼:

咱们的领袖毛主席呀.领导得那个好哟

沂蒙山的人民来,喜洋洋来……

王本利和李三魁跟着华野饮马长江,克上海,下福州,横扫八闵,就这样一路由18岁的农民打成了20岁的野战军营级干部。

1949年10月22日傍晚,28军61师红6团3营营长李三魁来看他的教导员——王本利教导员。王本利刚刚打完了厦门就打起了摆子,打摆子是因为厦门的蚊子把他咬了,福建的蚊子就是厉害,咬不死人也能让你打半个月摆子,王本利——后来的王山魁司令员打了一辈子仗也没受过伤,可是至今一提起福建的蚊子就咬牙切齿,说厦门的蚊子倒是比厦门的国民党守军还他妈的厉害。

王本利被摆子摆得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李三魁进来他刚好明白过来。

李三魁说:“要出发了,吃了晚饭,天黑下来就上路,来看看你。”

王本利说:“打金门?船这么快就有了?”

李三魁勾着头说.1‘‘有他娘个蛋1 31军帮着征了一批,全是小舢板,还有就是平底的,凑合着吧,只要上了陆就好办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