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国领袖毛泽东 第三部分(15)

开国领袖毛泽东 作者:王朝柱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清楚的,国民党历来是以党为核心,党权至高无上。蒋介石即使不再继续担任总统,依据党章,李宗仁这位代“总统”执行的政策和措施,仍然必须经由国民党中央常委审议,最后交由党的总裁蒋介石核准。从某种意义上,国民政府的“总统”是个牌位,国民党的总裁才是握有实权的主宰者。对此,李宗仁是估计不足的。
  
  另外,蒋介石为了做到“以党控政”——以溪口为中心指挥南京,他预先派蒋经国等返回溪口,架设天线,布置通讯网,为蒋介石退居幕后预作部署。另外,蒋氏虽然回到了故里溪口,但他那多如牛毛的耳目依然留在南京,从四面八方紧紧地包围着李宗仁。李的一举一动,乃至于有哪些人进出李氏的傅厚岗官邸,远在溪口的蒋氏都了如指掌。再者,李宗仁原系行伍出身,在政坛,尤其是在国民党的上层是没有什么根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虽然业已出任代“总统”的职位,可他的班底却是全盘接受了蒋介石的人马,这不仅可以制肋李宗仁重开和谈,而且李氏的所有行为都在蒋氏的掌握之中。对此,李宗仁事前是不曾估计到的。举例说:
  
  蒋介石通电下野之后,孙科例行向代“总统”李宗仁请辞行政院院长之职。当时,李氏慰言相留,孙氏很自然地通过电话向坐镇溪口的蒋介石报告,在获得蒋氏的恩准之后,孙氏继续长行政院。但是,事过一天,李宗仁又恳切地商请张治中组阁,被张婉拒,这消息又很快通过电话传到在溪口的蒋氏的耳朵里。蒋氏一方面肯定张的答复,另一方面蒋氏认为可以借此挑起孙科和李宗仁的矛盾,遂把李氏商请张治中组阁的消息通报给孙科,这就引起了孙对李忌恨。结果,孙科这位行政院院长就很自然地听命于蒋,而拒于李。由此又引起了“总统”府和行政院之间的“府院之争”。当李宗仁把上任后的所谓“七大和平措施”送抵行政院后,他们表面上都接受,仅仅是不同意取消戒严令。实出李宗仁所料的是,行政院的发言人竟然背着他这位新上任的代“总统”,公然作出声明:“开释政治犯与戒严法系属二事,触犯戒严令不能成为政治犯。戒严法所规定之事项,无一为政治犯性质。在戒严地区负责当局,为维持治安与秩序起见,自应按照戒严法办理。”
  
  李宗仁毕竟不是一位政治大家,他仅仅看到“府院之争”是他与孙科当年竞选副“总统”矛盾的继续,没有想到“府院之争”的后边,还有蒋介石“以党控政”在作祟。因此,他天真地认为:行政院是“总统”的办事机构,如果孙科想遏制自己推行重开国共和谈的主张,他就明令解散行政院。也许是这件事情刺激了李宗仁的自尊心,使得他在未征得党的总裁蒋介石的同意,也未和行政院院长孙科协商的情况下,遂于一月二十七日以个人的名义正式致电毛泽东。
  
  对此,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是了如指掌的。为了借戳穿李宗仁假和谈之机,进一步加剧蒋介石与李宗仁的矛盾,一方面,由周恩来于翌日——二十八日起草致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吴克坚电:向尚在沪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张澜、黄炎培、罗隆基等说明,应坚持李济深等五十五人于一月二十二日声明所坚持的立场,“以便实现真和平真民主”。同时,毛泽东阅后又在该电上有意加写了这段话:“望要刘仲容(与毛泽东有着很好的私谊)即去告李、白绝不要相信蒋介石的一套,桂系应准备实行和蒋系决裂,和我方配合解决蒋系,才能在人民面前和蒋系有所区别。”另一方面,毛泽东又于同日商请远在沈阳的李济深给李宗仁写了一封信,指出“吾兄如真有和平诚意”,即全部接受中共主席毛泽东先生所提之八项条件,“方有和谈之可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