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但此时的成都,依旧是一片忙乱的气氛。居民为躲避地震建起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只要是大点的空旷地,都能见到这种连片的棚户区。这些毫无章法的临时建筑,让这里看上去更加凌乱不堪。不过,在地震的恐慌逐渐过去后,居民的生活也渐渐地走向正轨。二仙桥古玩市场也悄无声息地重新开始了经营。
和地震过后的成都市的很多地方一样,二仙桥市场四周的空地上也搭满了各式各样的帐篷。来这里的古董玩家和观众,也比地震前少了很多,这个曾经熙熙攘攘的市场,此时不免显得有些冷清。
公车停靠在了站前。李庆川跳下了车,径直朝着一个早已等在路边的小个子男人走去。那个男人估计也就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和已经二十八岁的李庆川站在一起,就像一对兄弟。瘦削的身影让他看上去摇摇欲坠。
“黑子,最近怎么样?这段时间事情确实有点多。”李庆川问道。
“靠,”那个被李庆川称为黑子的男人骂道,“当时我正在家里吃米,说震就震了。”
看上去,黑子也就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可能是吸毒的原因,他瘦削的身体显得摇摇欲坠。
“K粉那东西,少抽点。”这番话,李庆川不知对自己的这个小兄弟说了多少次了。
二仙桥是一个在成都极为知名的古玩市场,整天在这晃来晃去的人们,关心的自然全是那些前朝旧代的玩意儿。在这个古玩市场一家挨一家的店铺中,七零八碎的物件多得足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从唐朝的三彩到清朝的玉壶,从汉代的竹简到清朝的奏折,各种真品赝品,统统充斥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作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最大的古玩市场,二仙桥每天要接纳数以万计的人流。和任何一个人头涌动的交易市场一样,二仙桥市场里也少不了以下四种人:顾客、游客、托儿和小偷。
在地震之前,李庆川的工作(如果能算得上是工作)就是在这片市场里为这些古玩店的老板当托儿,而他的小兄弟黑子,则是一个在此地颇有名气的小偷。虽然钱来得不稳定,但古玩这种东西没有价格可参考,只要做成一笔,李庆川便可以安心在麻将馆里打上一个月的麻将了。不过,这次地震,估计会对李庆川的托儿生意影响不小。
两人在碰了头之后,便一前一后地走进了这个市场。不出所料,地震的恐慌让整个市场的里游客少得可怜。大部分开业的店主,都无所事事地坐在门口,看见李庆川过来了,便朝着他有气无力地点一下头。李庆川也看出来了,这个时候的确没有什么生意好做,在遛了一圈之后,他便和黑子回到了市场门口。
“地震,地震个球啊。震得都没饭吃。”李庆川显然有些沮丧。
“要不我们分开,四处转转,我去看看有没有钳工活路做。”黑子提了个建议。
“也好。”
说完话后,两人便分了手。无事可做的李庆川,又回想起了父亲的那本日记。什么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还有照片上写的那个李秉霖叔叔,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符号……这一个月以来,除了地震带来的不安之外,李庆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考虑父亲日记上那些无头无尾的问题。只不过地震过后,笔记本已经和其他东西一道被妹妹李萌拿走了。她也和老头子一样热爱考古,现在在大学里读考古专业,也许她能弄清楚。李庆川想,就算她弄不清楚,学校里那些天天沉迷于这些的老头子教授也一定会对这些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