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肌 肉(2)

从头到脚谈养生 作者:薛慧


     
  具体到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因其所处部位不同,具体作用也有区别。比如:颈部的肌肉可以保持头部的正确姿势,保证该部位血液循环畅通。现在上班族经常出现的颈部疼痛就是因为颈部长期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缺乏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胸部的肌肉有保护胸腔的作用,如果胸部肌肉松弛、萎缩,就会导致呼吸无力。经常深呼吸和做一些恰当的胸部运动,可以起到锻炼胸部肌肉的作用。
  
  脊椎病现在也很常见,经常锻炼脊柱两侧的肌肉,不仅有利于骨髓的发展,还可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对脾、肾、胰的保健也很有益处。
  
  锻炼腹部肌肉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美,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如果脾胃功能正常,人就健康,肌肉也就比较多,质量也好;如果脾胃虚弱,人的饮食就会受到影响,肌肉自然就少而无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肌肉发生病变,长期不愈,同样也会影响到脾的健运,而脾的功能受到影响,人的后天之本都得不到保障了,那人体自然也不会安康。所以说,肌肉的健康与否会影响到全身的健康状况。
  
   一张一弛,肌肉保健之道
  
  徐文兵先生在《字里藏医》一书中提到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肌肉问题: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的人,就会使胃平滑肌抽搐、痉挛,出现难以愈合的黏膜溃疡、萎缩,甚至生长息肉、癌瘤;人们有时因为劳累或者冰冷出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挛缩;服用壮阳药,导致阴茎长久充血等,这些都使本来柔软、温暖、生动活泼的肌肉变成生冷坚硬的皮囊。这就是有肌无肉,是肌肉不一的一种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针对这些肌肉方面的问题,《伤寒论》中专设了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干姜甘草汤等“解肌”的方剂来治疗。对于肌痹、死肌,一般采取活血化淤、通络散结的方法治疗。《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很多“去死肌”的药物,比如白术、乌梅、蛇,等等。针刺、艾灸、按摩的效果比内服中药更快一些,静坐、站桩也是辅助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与此相反,那些过于安逸、缺乏锻炼的人会出现肌肉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现在常见的肌萎缩,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这就是有肉无肌,是肌肉不一的另外一种表现。
  
  治疗肌肉萎缩的主要方法是服用补益气血、升举阳气的中药,以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配合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的导气引气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也都有助于恢复元气,调养气血。
  
  徐先生认为,肌肉放松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反应迅速,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指尖发梢,缠绵持久,旋转穿透,劲道极强,进可攻敌,去疾治病,退可守身,化气避邪。而在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短暂暴力,伤人也伤己,更谈不上用巧。所以,我们这里还是要强调: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肌肉也是如此,要有张有弛,不要让肌肉总是处于一种状态,长期的紧张或松弛都是有害无益的,需要适当的锻炼和休息来调节,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肌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