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因斯坦的智慧

上帝的指纹 作者:(英)葛瑞姆·汉卡克


 

已故的查尔斯·哈普古德生前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基恩学院教授科学史。他既不是地理学家,也不是古代史学者,但是他的研究却不仅震撼了世界历史的基础,而且对世界地理这个庞然大物也发起了冲击。他将被后人永远缅怀。

爱因斯坦是最先发现这一点的人之一,所以他破例为哈普古德1953年发表的一本新书作序。几年之后,他开始了对皮瑞·雷斯地图的调查。

他在序言中说:

我经常收到人们的来信,咨询我对他们尚未发表的观点的看法。不用说这些观点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但是哈普古德先生的第一封信却令我大开眼界。他的观点如此朴实无华,又如此新颖独到,如果能进一步得到证实的话,在所有与地壳历史相关的研究中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4)

哈普古德在1953年的著作中所提出的“观点”,是一个世界地理理论。这一理论对南极洲为什么直至公元前4000年才被冰雪覆盖的原因和过程做了简洁的说明,还讲述了许多其他地球科学的异常现象。其论点可以简述如下:

1.南极洲并非一直被冰雪覆盖,在某个时期,它的气候曾比现在温暖得多。

2.当时它的气候温暖,是因为那时它并不位于南极,而是在南极以北约2000英里处。这“使它置身于气候寒冷的南极圈之外”。(15)

3.这块大陆漂移至目前南极圈内的位置是一种叫做“地壳位移”的进程的结果。这一进程与板块构造学和大陆漂移学说不可混为一谈。它说的是地壳,也就是地球的整个外壳,“有时可能发生移位,在它柔软的内体上面移动,就像桔子皮,如果松脱了,仍可以包住桔子,整个儿地在外面转动一样。”(16)

4.这种观点设想,在地壳位移使南极洲南移的这几千年间,这块大陆逐渐变冷,冰帽形成并大肆地扩展,直至目前的范围和厚度。(17)

本书第八部中还将详细讲述支持这一激进观念的进一步的证据。然而,正统的地理学家至今仍不肯接受哈普古德的理论(虽然没有一个人能证明它有谬误)。他的理论的确引发了许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谁能想像得出,什么样的运动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冲击力,竟然能使地壳这样的庞然大物产生位移?

爱因斯坦对哈普古德的发现所做的论述极大地开拓了我们的思路:

极地的冰层不断加厚,它们分布并不均匀。地球的自转作用于这些分布不对称的冰团,所产生的离心力传输到坚硬的地壳上。由此产生的不断增强的离心力,在达到一定的值时,就会推动地壳在它内体的层面上发生位移……(18)

皮瑞·雷斯地图似乎蕴含着惊人的间接证据,证明地壳突然南移后,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才产生冰川这一理论。不仅如此,由于这样一幅地图只可能绘制于公元前4000年以前,那么就不得不对人类文明的历史重新审视,因为现在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公元前4000年之前,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文明。

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

● 文明最早起源于中东地区的富饶的新月形地带。

● 文明发源于公元前4000年之后。最早的真正文明(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达到顶点。随之而来的是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文明。

● 大约1500年后,另一种文明独立地崛起于与其他地区隔绝的美洲。

● 东半球自公元前3000年(美洲自公元前1500年)以来,文明一直朝着更精致、更繁复、更丰富的方向稳步发展。

● 其结果就是,相对于我们今天的文明而言,所有的古代文明(及其全部成就)都被认为是原始而粗糙的。(诸如中东的古天文学家对上天的敬畏毫无科学根据,埃及的金字塔只不过是靠“原始技术”搭建起来的等等。)

皮瑞·雷斯地图所蕴涵的证据似乎与这一切都发生了矛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