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下神庙

上帝的指纹 作者:(英)葛瑞姆·汉卡克


 

犹如匍匐在师傅脚下的弟子,我坐在地下神庙的地板上,仰望着所有研究蒂亚瓦纳科的学者们都公认的维拉科查雕像的面孔,这张面孔一直是一个谜。不知道多少世纪以前,不知道是那位能工巧匠,将这幅肖像刻在一根高大的红色石柱上。尽管已经剥蚀,他的面容仍然那么安详沉静。这是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人的面容……

雕像高额角,圆圆的大眼睛,鼻子挺直,窄鼻梁,渐渐张开的鼻孔,嘴唇丰满。但最醒目的特点是他那造型奇特的威严的胡子。这胡子使他的下颚显得比太阳穴宽些。再仔细一瞧,看得出雕刻这尊像的人刻意塑造出一个嘴唇周围的皮肤剃得很光洁的形象。这样他的小胡子在面颊上会高高翘起,几乎与鼻尖平行,然后夸张地呈弧形沿嘴角往下,在下巴处形成山羊胡,然后再沿下颚线转回到耳朵边。

雕像耳朵上下方的头部两侧都雕刻着奇异的动物图形。也许,将这些雕刻说成是奇异动物的图形更好些,因为这些动物看上去像体型硕大、动作笨拙、长着大尾巴和天生四肢畸形的史前哺乳动物。

有趣的地方还不止这些。比如说,石像的双手和双臂一上一下合拢于胸前,放在他飘逸的长袍上面。长袍的两边各有一条弯曲的蛇形图从地面一直蜿蜒攀爬到肩部。在看这个美丽的设计时(它的原形可能是绣在华贵布料上的图案),我脑子里出现的维拉科查的形象像个魔法师或者男巫,如中世纪亚瑟王传奇中的墨林,这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大胡子正召唤天上的大火降临人间。

供奉维拉科查石柱的神庙是露天的,是个长方形的大坑,像个游泳池,深6英尺。地面坚硬、平整,长约40英尺,宽30英尺,用小卵石铺成。墙壁坚固笔挺,由打磨精细的大小不一的方石砌成,嵌合紧密,中间不用任何灰浆。墙间点缀着较为高点的粗糙的石柱。一道石梯通往南墙,我就是从那里走进这座建筑的。

我绕着维拉科查的石像转了好几圈,用手指抚摸被太阳晒暖的石柱,竭力猜想这座雕像的用意何在。它高约7英尺,面南,背朝的的喀喀湖原湖岸线(当初不到600英尺远)。(4)此外,在这座位于中心的方尖柱后面,还有两个小点的雕像,可能是维拉科查传说中的门徒。我凝视着这三座挺立的雕像,太阳开始西斜,在地面上投下他们轮廓清晰的阴影。

我又在地板上坐了下来,慢慢地打量神庙四处。维拉科查是神庙的主宰,犹如交响乐团的指挥,但是神庙最震撼人心的东西无疑另有所在:布满所有墙壁的、无处不有的、镌刻在石块上的几百个人头像。一个个完整的头颅,呈三维图形凸现于石壁之上。至于这些头像的作用,相互矛盾的各家之言至今犹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