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维拉科查人的末日

上帝的指纹 作者:(英)葛瑞姆·汉卡克


 

在第十章中我们已经看到,蒂亚瓦纳科城原本是建筑在的的喀喀湖边的港口,当时的的喀喀湖面比现在宽得多,湖水也比现在深100多英尺。庞大的港口建筑、码头和堤岸(甚至遗弃在原湖岸线下的石材)都证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实际上,根据波斯南斯基教授的大胆推测,公元前15000年时,蒂亚瓦纳科是个繁忙的港口,卡拉萨萨雅也是在那时建造的。而且在其后的5000年间一直兴旺发达。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它一直位于的的喀喀湖畔不曾稍移。(2)

在这整个时期中,这个城市的主要港口坐落在卡拉萨萨雅西南几百米外的、现在叫做普马门的地方。波斯南斯基在这里挖掘出两个人工疏浚的船坞的遗迹。它们位于一个“真正极为壮观的码头”两侧,“数以百计的船只可以同时在那里装卸它们沉重的货物。”(3)

建造整个码头所用的石料现在还遗留在原地。有块石头重约440吨。(4)还有无数的重100~150吨的巨石。(5)更有甚者,很多独块巨石显然是用I型金属夹具相互连接的。据我所知,在整个南美洲,这种砌筑工艺只在蒂亚瓦纳科的建筑中发现过。(6)我上一次在废墟上看见使用这种工艺的凹槽印痕是在上埃及尼罗河中的象岛上。(7)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出现在许多石块上的十字符号。这个标记一再出现,尤其是在通往普马门北边的路上。它们的图形完全相同:线条简洁清晰的双重十字,深深地镌刻在坚硬的灰石上,极为对称,极为和谐。即使

那些正统的史学家们也认为这些十字符号的历史不少于1500年。换句话说,在最早的西班牙传教士到达高原平台整整1000年前,一些根本不知道基督教为何物的人,已经刻下了这些十字象征记号。

说到这里,那基督教徒的十字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不仅仅是耶稣基督被钉死在这种形状的木架上,我想,还有其他的更古老的渊源。比如,古代的埃及人不就使用形状非常类似十字架的象形文字来象征生命、生命的气息和永恒的生命吗?(8)那个符号会不会起源于埃及,或者在更早的时候,起源于别的什么地方?

我绕着普马门慢慢地踱步时,这些想法总在我脑子里盘桓。这是个几百英尺长的矩形场地,漫长的周界线勾勒出一个低矮的金字塔的轮廓,上面长满了野草。好多巨大的石块乱摊在地上,东一块西一块,到处都是,就像打翻的火柴。波斯南斯基认为,公元前12000年左右,一场毁灭蒂亚瓦纳科的天灾降临:

地震引起的的喀喀湖水暴涨,火山爆发……造成湖水突然上涨的原因也可能是北部地势较高的湖泊堤岸溃决,湖水势不可挡,奔腾直下的的喀喀湖。(9)

波斯南斯基认为洪水是毁灭蒂亚瓦纳科城的原凶。他的证据包括:

在冲击层中发现湖泊中生长的植物与死于这场灾难的人类的骸骨混杂在一起……在同一冲积层内,还发现各种各样的古代鱼类的骨骸……(10)

此外,人类与动物的残骸还散布在:

乱糟糟堆在一起的精细的石雕、器皿、工具和不计其数的其他东西中。所有的东西都被移动、打碎、乱七八糟地混在一起。任何人只要在这里挖上两米深,就可以看到洪水毁灭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加上可怕的地震,必然会将各种各样的骨骸与陶器、珠宝、工具、器皿等搅成一堆……一层又一层的泥沙覆盖了整个废墟,沙砾中混合着的的喀喀湖的贝壳。风化的长石和火山灰堆满了原来被围墙环绕的地方……(11)

毁灭蒂亚瓦纳科的果然是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而且,如果波斯南斯基没有说错的话,它发生在12000多年之前。从此以后,虽然洪水消退,“高原平台的文化却不再有生机,而是陷入了无可挽回的彻底衰败。”(1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