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拉文达

上帝的指纹 作者:(英)葛瑞姆·汉卡克


 

我们在夕阳的余晖中离开了圣洛伦佐,向东边150公里外塔巴斯科省的比利亚埃尔莫萨市进发。我们飞驰在阿卡育坎至比利亚埃尔莫萨的高速公路上,从夸萨夸尔科斯港旁边一穿而过。一路上随处可见炼油厂、高耸的高压电缆铁塔和超现代化的吊桥。从圣洛伦佐所在的无精打采、死水一潭的乡村转眼间到了夸萨夸尔科斯周围拥挤杂乱的工业区,变化之快,着实令人瞠目。惊叹之余,我更加领悟到,在圣洛伦佐还能看到历尽沧桑的奥尔梅克遗址,唯一的原因就是,那里还没有发现石油。

但是,拉文达已经发现石油了。它直接导致了古迹的永远丧失……

我们现在正走在这片土地上。

转向正北,从高速公路的一条岔路下去,就可以看到这座钠光灯照耀下的石油城在黑暗中矗立,像座核灾变后的死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石油工业使它大大地“发展”起来,原来矗立着一座极为罕见的金字塔的地方,现在成了飞机跑道。漫天的浓烟遮蔽了奥尔梅克天文家观察日月星辰的天空。令人痛惜的是,在必要的考古挖掘进行之前,开发商的推土机实际上已将所有价值连城的遗迹都夷为平地。许多古建筑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勘查。(8)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建造和使用这些建筑的人们想告诉我们什么了。

曾在特雷斯扎珀特进行过考古的马修·斯特林,赶在石油工业大发展、石油财阀们把拉文达的遗迹彻底抹掉之前,担当了在这块地方进行考古挖掘的主角。放射性碳日期测定法证明,公元前1500年至1100年间,奥尔梅克人曾在这里定居。直至公元前400年,他们一直占有这片土地,包括托拉纳和东岸沼泽地中的一个岛。(9)后来,建筑突然停止,已有的建筑物都被故意损坏或者摧毁,几个巨大的人头雕像和一些其他小些的雕塑品按宗教仪式埋葬在奇特的坟墓里,就像在洛伦佐那样。拉文达的坟墓都经过精心的修建和装饰,墓室内部用数以千计的蓝色小瓷砖砌成,里面填满了五颜六色的泥土。(10)有一个地方,他们挖了15000立方英尺的一个深坑,坑底细心地铺上蛇纹岩石块,再将挖出来的泥土全部填回去。他还发现了三条镶嵌砖铺成的路,上面覆盖着好多层相互叠加的泥土和砖坯层。(11)

拉文达的主金字塔位于遗址的南端,底部大致呈圆形,像个有凹槽的圆锥体。凹槽如集水沟,每两个凹槽之间都是垂直的隆起部。这样的隆起部共有十个,组成了金字塔圆形的塔身。这座金字塔高100英尺,直径约200英尺,总体积达300000立方英尺——无论以什么标准衡量,都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庞然大物。整个遗迹沿一条轴线延伸约半公里。这条中轴线指向正北偏西8°。以它为中心,两旁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几座小点的金字塔和广场,高台,土墩,总面积在三平方英里以上。

拉文达遗址上笼罩着一种超然而怪谲的氛围,一种琢磨不透它原有作用的感觉。考古学家把它称为“礼仪中心”。这个称呼很可能恰如其分。不过,平心而论,它也可能派上其他用场。事实是,对奥尔梅克人的社会组织、他们的礼仪庆典、他们的宗教信仰等我们都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他们讲哪种语言,不知道他们给子孙留下什么传统,甚至连他们属于那个种族都不知道。墨西哥湾极为潮湿的气候条件意味着任何奥尔梅克人的遗骸都不可能保留下来。(12)在现实中,除了我们给他们起的名字,我们对他们的臆想外,这个民族对我们而言完全是个谜。

还有这种可能:他们留下的那些谜一样的雕刻品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创造,而是比他们还早的、业已消亡的民族的作品,而我们却以为是他们的自画像。我不止一次发现自己彷徨于这些想法之中:我们归拢到奥尔梅克人头上的这些人头像和其他的艺术杰作,会不会是几千年之前的某个民族,将这些传家之宝,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最后传到在圣洛伦佐和拉文达兴建这些土墩、金字塔的人手里的。

果真如此的话,在使用“奥尔梅克”这个称号时,我们指的是什么人呢?那些土墩建造者吗?还是那些具有黑人特征的,强壮威严的,巨石头像的模特?

幸运的是,有五十来件“奥尔梅克”雕刻品,其中包括三个巨大的人头雕像,被当地一个诗人兼历史学家卡洛斯·佩里瑟·卡马拉从拉文达抢救下来了。当他发现墨西哥石油公司的石油钻井已经危害到这块废墟时,他挺身而出,游说拉文达所在地的塔巴斯科省的政治家们,设法将这些重大的发现转移到省会比利亚埃尔莫萨市郊区的一座公园里。

这些发现组合到一起,构成了一个业已消失的文明留下的,无比珍贵、无可替代的文化记载,或者说,是一个文化记载的图书馆。只可惜没有人能看懂其中的文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