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远古的悄悄话(1)

上帝的指纹 作者:(英)葛瑞姆·汉卡克


 

那天晚些时候,我在卡洛斯·卡马拉从拉文达废墟中抢救下来的一个巨人头像下面乘阴凉。那是一个老人头像,鼻子宽阔而扁平,嘴唇很厚,稍稍有点分开,露出结实的大板牙。他的脸上显露出一种古老的、深沉的智慧。他的眼睛似乎在无所畏惧地凝视着永恒,一如埃及吉萨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我想,要一个雕刻家创作出一张面孔上极具真实种族特色的五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刻画一个逼真的、具有一个种族特征的面孔,必定要有真人模特。

我围着这颗硕大的头颅转了好一阵子。它用一整块坚实的玄武岩雕成,周长22英尺,高约8英尺,重吨,清楚地表现出“一个真实的种族的特征”。实际上,与我在圣地亚哥·图斯特拉和特雷斯扎珀特看到其他头像一样,它毫无疑问是个地地道道的黑人头像。

读者们在看过本书中相关的照片后可能各具己见。我的观点是,奥尔梅克头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刻画极为准确的、真实的黑种人的头像。这些具有超凡魅力、体格强壮的黑人三千年前何以出现在中美洲,学者们至今无法解释。学者们同样下不了定论的是这些头像是不是那时候雕刻的?对在同一洞坑中挖掘出来的炭屑做放射性碳检测也只能说明炭的年代。计算头像本身的真正历史是件复杂得多的事情。

我怀着这种思绪,慢慢地徜徉于拉文达废墟奇妙的建筑物之间。他们在悄悄地述说着远古的秘密——蜷缩在机器中那个人的秘密,黑人头像的秘密,还有最重要的,那个已经苏醒的传说的秘密。当我发现拉文达的雕塑中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黑人头像,也有身材高大、脸部瘦削、高鼻深目的明显的高加索人种的雕刻时,看到他们直发长髯、衣袍飘飘……我感到,魁扎尔科尔亚特的神话的骨骼上,似乎已经有血有肉了。

第十八章 惹人注目的外乡人

美国考古学家马修·斯特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考察拉文达时曾有许多惊人的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蓄须男子石碑”。

我已经说过,拉文达的奥尔梅克遗址是沿着一条正北偏西8°的轴线井然有序地规划的。在这条轴线的南端,矗立着100英尺高的、塔体上有凹槽的圆锥形大金字塔。塔边地面上,是约摸1英尺高的、看起来像井栏似的东西围起来的一块宽阔的长方形场地,大小相当于一般城区的四分之一。当考古学家们开始挖掘这些井栏时,他们吃惊地发现,它们原来是一道石柱组成的墙的上半部。挖开那些不曾被挖动过的一层层堆积物后,赫然出现的是高10英尺的一排石柱,总数达600多根,紧紧地排在一起,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石栅栏。石柱由坚实的整块玄武岩加工而成,从60英里外的地方运到拉文达,每根柱子的重量大约都在2吨以上。

如此煞费苦心,到底为了什么?这道石栅栏要把什么东西圈起来?

挖掘开始之前,这块地方的中央就看得见一块很大的突出于地面的石尖,比周围的“栅栏”大约高出四英尺多,以很大的角度前倾,上面刻满了图案。其余的部分看不见,埋在约9英尺深的层层叠叠的泥土里了。这些泥土把这个古代的栅栏圈填了个严严实实。

斯特林和他的考古队干了两天,把这块石头挖了出来。这时他们才看出它是一块大石碑,高14英尺,宽7英尺,将近3英尺厚,上面刻着两个高大的男人相遇的场景。他们都穿着精工细作的长袍、足尖部微微翘起的漂亮的鞋子。由于腐蚀作用或者故意损毁(这在奥尔梅克的雕刻作品中司空见惯),其中一个人物已经面目不清,四肢断裂,但是另一个人物完好无损。那是个明白无误的高加索男子,高高的鼻梁,长须飘逸。看傻了眼的考古学家们旋即给它起名为“汤姆大叔”。(1)

我慢慢地围绕着那块重达20吨的石碑转圈,这可是一块在地下埋了3000年的石碑啊!我不免感慨万端。直到半个世纪之前,到斯特林的考古队把它挖出来,它才得以重见天日。现在它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它会不会再在这儿站上3000年?会不会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辉煌壮丽的物件,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为之痴迷,为之倾倒?抑或,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周围环境会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以致再度将它掩埋,不见天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