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4)

2小时品牌素养 作者:邓德隆


假设六:追求日韩成长模式,或用

标杆法定点赶超

春兰是一个典型的模式,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小三菱或小三星。当然还有TCL集团,也是如此。

在中日建交30周年的两国企业家对话论坛上,李东生总裁对索尼总裁出井伸之讲道,TCL企业就是以索尼做标杆,努力赶超。实际上远不止TCL采用标杆法,通常大多数企业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这样做,把所处行业的国际领导者细加解剖,然后量化出各种指标作为自己企业的标杆,以此制定缩短距离的

计划。

这就好比一个女孩子想练成施瓦辛格那样的体形,怎么练也练不成,因为他们的基因不一样。当然,后面我们还会为大家逐一地详细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

假设七: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融合

3C融合已被中国企业界公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为了驾驭这一趋势,各大企业之间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大串联。TCL作为家电生产商,毅然先后进入电脑与移动通信领域,康佳、海信、海尔等莫不如此,联想则作为电脑制造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等等。看来这股潮流目前并没有要终止的迹象。

然而产业发展的方向真的是走向融合吗?3C会走向融合吗?

以上所提出的七个假设,正指引着我们无数企业的经营。要详细分析它们为什么行不通,对品牌建设有什么危害,还得回到品牌战略这个专业角度。下面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历史上关于品牌战略方法的三次演变,从商业环境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明了上述假设的错漏之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