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2 (2)英国逐步远离自由贸易

贸易战争 作者:韩青


德国、美国这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不仅在本国高高树起贸易壁垒,阻止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工业国家的产品进入,同时,它们还打起了这些老牌帝国的海外殖民地的主意。1900 年,美国工业产值占全球工业产值的36%、德国占16%、英国占14%、法国占7%,但此时英法的殖民地却比德国和美国多得多。

德国、美国这些新兴国家争夺殖民地之后,也像在其本土一样,在那里建造贸易壁垒。这样一来,原本在全世界通行无阻的英国,现在被一道又一道的墙挡在外面。

除了在殖民地争夺方面,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也加深了各个工业强国之间的矛盾。自1870 年以后,英国经济便出现了衰落的迹象。19 世纪80 年代,美国的工业能力超过了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跃居第一。德国的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以最快的速度赶超英国。俄国和日本也取得了明显成就,与英国的距离缩小,法国同样对英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英国同期的发展速度下降很快,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逐步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从1880 年到1913 年,英国在全世界的制造业总产量的比重从22.9% 减少到13.6%, 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也从23.2% 下降到14.1%。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已经相继超过了英国。1899 ~ 1913 年,英国的工业出口增长率只有48%,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100%、121% 和151%。1901 年,美国和德国的钢产量都超过了英国。1913 年和1830 年相比,英国棉纺织工业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将近2/3,英国纺织业的重地兰开郡已经被排挤出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市场。1913年,英国的机器生产量在世界总份额中所占比重已经不到1/8,而美国占到一半以上,德国也占到1/5。在电气设备、有机化工、内燃机等新工业产品方面,英国更是落在了美国和德国的后面。

在已经失去经济领先地位后的一段时间,英国仍然在沿用自由贸易政策,这使英国产品在国外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英国对其他国家产品敞开大门,免征关税,而其他国家则继续对英国产品征收关税,甚至连帝国内部的自治领地也是如此。这样一来,那些新兴国家就可以利用低价的产品冲击英国市场,同时将英国商品拒之于门外,从而保护本国经济。在这里,我们

只需看一个案例就可以一窥究竟。由于实行自由贸易,大量的美国小麦占领英国市场,造成英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大批农民停止耕种,农田荒芜。1872 ~ 1895 年,英国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了将近60%。

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英国又重新开始了国家干预,建造关税壁垒,而自由贸易的理论逐步被放弃。大约到了20 世纪30 年代,英国最终放弃了自由贸易的经济模式。

正是这种经济发展和殖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工业强国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各种摩擦和冲突也越来越频繁,并逐渐升级,最后演变成真正的战争。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在“一战”中,欧洲一共有1000 多万人丧生,经济损失高达1700 多亿美元。英国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加速衰落。在“一战”中,大英帝国一共投入950 万兵力,其中600 万出自英国本土。战争结束后,英军伤亡人数共80 万,军费开支则达到将近100 亿英镑。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财政赤字剧增,政府只能依靠增发国债和纸币来填补亏空,并停止兑现黄金的“金本位”政策。

英国在国外的投资损失了25%,而这些投资在战前高达40 亿英镑,占国际投资总额的41%。英国还不得不向美国借债,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英国被迫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转而实行对经济的直接控制。金本位制被中止,财政平衡被破坏,自由贸易政策受到冲击,而这些正是战前英国经济的三大支柱。

与此同时,向战争双方提供军事物资的美国,其商品出口总值翻了一倍,GDP 从249.2 亿美元增加到639.7 亿美元,增长了156.7%,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战前,美国尚欠欧洲60 多亿美元的债务,到战争结束时统计,全世界在大战时期有20 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其中欧洲各国共欠美国94亿美元的债务。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列宁曾用尖锐的文字揭露美国靠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财的事实:“美国聚敛的财富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自己的进贡者。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8943 .每一块美元都有使每个国家的富人发财、穷人破产的、‘有利可图’的军事订货的污迹。每一块美元都有1000 万死者和2000 万残废者的血迹。”

1913 年8 月一个炎热的早晨,当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们第一次把零件安装在缓缓移动的汽车车身上时,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就此开始了。福特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厂,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煤、铁、砂子和橡胶从流水线的一头运进去,有2500 辆T 型车从另一头运出来。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日趋成熟,对橡胶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而橡胶的产地恰恰集中在英国的殖民地,英美两国在国际贸易上的较量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为了制约美国,1918 年,英国推出了“史蒂文森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禁止向英联邦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出口橡胶,如果出口的话,关税价格将是出口到英联邦成员国的4 倍。英国正是通过这种措施,来保证对原料市场以及英属殖民地的控制。

1920 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的经济危机,以美国为例,在危机期间,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25%,机器制造、煤炭、钢铁,都曾下降70% 左右;农业生产总指数下降11.4%,其中主要农产品价格最大下降到70%;失业率最高达到23.1%。

为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竞相开征新关税,并实行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在1921 年的时候,美国政府通过了《紧急关税法》,提高了农产品的税率;紧接着在1922 年,美国又通过了一个《关税法》,不仅对农产品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而且对新兴工业,尤其是在战时出现的“幼稚工业”,进行大力保护。在国力日渐衰退和全球贸易环境越来越恶化的情况下,最早提出自由贸易主义的英国已经与自由贸易的精神渐行渐远。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相互博弈的关系:实力弱小的时候就需要国家来保护经济,一旦经济强大了就需要自由贸易;而别的国家崛起,

自己国家相对衰弱的时候,又会再次寻求贸易保护,基本上是这样一种轨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