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 言

谁说蚂蚁不能举重 作者:本事编委会


前言:冠军来自中国

2006年8月18日,5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冠军企业的代表们汇聚一堂,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演播大厅中,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这些陌生的面孔,操着陌生的口音,来自大众陌生的企业。但是他们却带着同样自信的笑容,闪烁着同样坚定的目光,拥有着一个同样响亮的名字——隐形冠军。

该期《对话》节目的播出如一颗小石子般激起千层浪,一时间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冠军们被人们所知晓,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普通大众们开始关注这样一个群体。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从德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中就找到了德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秘密,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20多年过去了,“隐形冠军”的概念已经被介绍到中国,国人对此不再一无所知。与此同时,中国版的“隐形冠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20多年来,这些夺冠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并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这批土生土长的“隐形冠军”身上有着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健康基因,他们周围没有光环和喧嚣,但却高度专注于某一个领域,产品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甚至占据了某个市场一半以上的全球份额。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决定中国未来的最优秀的公司。

由于隐形冠军企业的低调和高度专注,使得普通大众很难对他们有所了解,但其实我们的身边的隐形冠军比比皆是,已经为人所熟知的就有:空调大王——格力、彩电大王——TCL、消毒柜大王——康宝、梳子大王——谭木匠……当然更多的冠军们还在自己的王国里默默耕耘,不声不响地创造着一个个全国甚至世界冠军的佳绩,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冠军企业的风采。

有句老话说:“小王也是王,蚂蚁腿也是肉。”这些中小规模的企业用自己的成长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若单论名气与生产规模,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企业无法与海尔、联想等中国大公司相比,但他们却是另一种企业的榜样。由于所处行业的不显著,以及在行业分工中的隐蔽性,他们的规模要小得多。过分的低调,也使他们不太为外界所知。不过,这些公司的某些方面,如对质量近乎偏执的完美追求、对行业的精准判断、行动的敏捷,都是大公司所无法比拟,甚至望尘莫及的。他们在自己的经营领域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是该领域标准的制定者,其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遥遥领先同行,是名符其实的冠军企业。

中国的隐形冠军虽然所处行业千差万别,但身上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却极为明显,如开拓、专注、持续创新、关注客户的需求、偏执狂、不断地学习超越自己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源源不断地给予企业发展的动力,并帮助其成为领军者。然而这种成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上天格外眷顾,那么他们有怎样成长的过程,背后有过怎样的艰难与辛酸,这些冠军领导者的风采究竟如何呢?

本书运用大量事实讲述冠军背后的故事,同时从目标、创新、专注、市场、全球化、竞争、领袖等几方面入手,概括出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共同点,从理论上客观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甚至失败的教训。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些经验和教训更具可参考性。这也正是本书最希望传达的——希望读者能够带着一种愉悦的、轻松的心情来了解来自中国的冠军,并且能有只鳞片爪的实际操作性的收获。

我们知道,蚂蚁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生命之一。它们虽然体型最小,却能搬运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按体重来计算,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力士,谁也不是它的对手。就与大象比举重,以各自体重作尺度,蚂蚁可举起自己体重的数倍,大象不能,蚂蚁夺魁。同样道理,大公司就如同大象,小公司就如同蚂蚁。大象可以跳舞,蚂蚁可以举重。

我们从IBM的郭士纳那里知道了“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那么,在看完了书中这些真实而生动的例证后,还有谁会说“蚂蚁不能举重”呢!?

编者

2006年10月25日

于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