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性力II(13)

知性力II 作者:(日)大前研一


我的妻子从高中时代开始,就在铜管乐队里吹奏双簧管。而在日本高中的铜管乐队中,几乎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拥有像双簧管这样的价格高并且难以演奏的乐器。单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能明白美国的高中是多么重视书本知识以外的兴趣培养。

基本上,美国的高中生是在最后一年才真正开始冲刺考大学。在此之前把精力都用到了体育、文化和社区活动上面。在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不是个别学校单独进行的,而是在各个地区推行统一考试的制度,这个和日本类似。这就是检验学生学力程度的SAT制度。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不但要看SAT的成绩,校方还要参考高中老师的推荐信的内容才做出综合的评定。

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不但要看SAT的成绩,校方还要参考高中老师的推荐信的内容才做出综合的评定。高中的老师们,要从上述的体育、领导能力、社区活动等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在推荐信里面,要注明这个学生在什么体育项目上面比较擅长,在班集体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在地区参加了什么社区活动,都各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而大学方面,则把所有超过SAT基准成绩的学生的推荐信拿出来审查,然后根据自己学校的入学标准进行判断和选择。说得极端一些的话,就是会根据这些推荐信的内容来判断学生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这一点并不像日本那样,只根据笔试的成绩来判定合格与否。

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

每天一直开着电视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美国的教育和考试体系,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反的,日本学校的教育方式则很难培养出有综合能力的学生来。特别是很难培养出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领导力的人才。在日本,常常把领导力和战前的独裁混为一谈,所以提到领导力时,人们有时候就会起排斥反应。但是,在社区活动中的领导力和引领工作团队的领导力,与独裁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混淆了领导力概念的日本初中以及高中教育方式,对日本人来说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也有所谓的教育妈妈和教育爸爸,但是在家庭里面的对话,并不像日本的父母那样,翻来覆去地说:“做作业了吗?不要总看电视,去好好学习。”美国家庭里面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以价值观为主的内容。例如,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什么是正确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