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尽显异彩的天津城:劝业场一带的繁华

话说津商 作者:宋美云


劝业场一带系指以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叉的十字路口为中心,东起大沽路,北至锦州道,南至赤峰道,西至山东路,这样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地区。20世纪初,有献县农民携带自产鸭梨到马家口附近试销,后在此开设锦记站,成为鸭梨交易中心,所以,解放前这一带又叫梨栈。

1920年前后,这里出现了一些小商店和饭馆,经营者主要有广东帮与宁波帮,行业有南味食品、皮箱、皮件、西服制作等。如南味店隆泰、冠生园、皮箱店广发源,饭馆北安利、菜羹香、四如春,西服店李同益,何庆铝等。天津最早的影剧院平安影院也于1910年出现在这里,后移至小白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些军阀、政客、资本家到劝业场一带抢购地皮、盖房出租。孙传芳购得一块地方(今滨江道),出租给商人办起华清池澡堂,顾维钧买到天增里的地皮,卖给天津商人盖起中国大戏院。附近有一条赤峰道,属法租界,有“督军街”之称。由于督军街住的下野军阀官僚、政客最为集中,劝业场地区的商家也就主动为上述人物和家族服务。传说登瀛楼的“醋椒鱼”,就是从督军街张学良公馆里学到的。

各行各业日益发展,大小商店相继开业,梨栈周围生意兴隆,利市三倍。北洋政府时期,连年内战,政局动荡,清室后裔,失意军阀,多移居租界做寓公;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殷实之家多搬进英法租界定居避难。使法租界这个“国中之国”日益兴旺。1931年到1939年,为劝业场一带的极盛时期,成为全市商业中心。昔日的北大关、南市等日益冷落,天祥市场、泰康商场、劝业商场是天津帮商人在梨栈干起来的三大商场,曾轰动津沽。外地人来天津,不到这三家商场逛一逛,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天祥、泰康分别于1924年和1926年开业,各三层,劝业场1926年12月开业,高七层。三个商场的场地一律出租给各类商人,经营何种生意,房主概不过问。劝业场为井陉煤矿大买办高星桥所建,是一环形升高的楼房式建筑,中空,上面房顶是封着的。屋顶有花园和餐馆,另设哈哈镜招徕游客。高独自创办号称“八大天”的游乐产业,如天宫电影院、天华景戏园,天乐评剧园和天伟地球村等,这些都成为劝业场的营业主项。泰康商场设有“小梨园”的演出场地,刘宝全、小彩舞、高德明等曲艺名家来此献艺。天祥商场在屋顶花园放映露天电影,声势逼人。劝业场因楼层更高,便在楼顶安设照明极强的电灯,每晚向天祥楼顶照射,使其露天电影无法放映,竞争颇为激烈。

劝业场一带的鼎盛时期,商场、商店、饭馆、浴池、舞厅、剧院、旅馆,鳞次栉比,再加上陆续建成的交通旅馆与龙泉澡塘,几乎发展到饱和程度,仅舞厅、饭馆几近60处。这一带,早晨街头行人很少,十点过后,游人逐渐增多。深夜十点,进入高潮,灯火辉煌,花红酒绿,人山人海。午夜时分,饭店,旅馆,浴室又开始上客,直到天明。

1939年,天津发生大水灾。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接管了英法租界,“国中之国”也不安静了,劝业场这个商业中心,渐渐衰落。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战争的需要,大量发行伪币,搜刮民财,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正当的工商业更是无法维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继续打内战,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一日数涨,人民群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天津经济濒临绝境。直到1949年天津解放,劝业场一带才又逐步恢复、发展、繁荣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