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苦难童年:一曲燃情的歌谣(2)

风起潮涌:一个明星风投家成长史 作者:张向荣


 

10岁时的一天,汪潮涌记完数后,从土墩上跳下来,正好旁边有辆运土的独轮车。队长说:“汪潮涌,你长高了啊!个头都超过这个车把了。那今后你就推这个独轮车吧,不用记数了。”队长一句话,汪潮涌从此有了自己的新工作。

独轮车本已非常难推,再加上一车土的重量,更是难以驾驭。10岁的汪潮涌使足了劲、憋红了小脸才能勉强拉动。他就这样天天推着独轮车,歪歪斜斜地来回运土。上坡的时候还好一些,只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使劲往上拉就行了。下坡的时候可就惨了,后面车重,瘦弱的汪潮涌没有足够的力气控制车速,好几次拉不稳,差点连人带车翻到沟里。晚上回去后,两个胳膊像灌了铅一样,又肿又痛,但是小潮涌从来不喊一声痛。偶尔回家,更不让养父母看见担心,只是自己在被子里默默地揉揉就算了。

工作的辛苦仅仅是一方面,更让汪潮涌感到不适的是离开了自己的父母。而糟糕的伙食,也让汪潮涌至今记忆清晰。汪潮涌回忆说:“那个时候,一离开家就是好几个月,其中可能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家里面才能托人带一罐咸菜来,就是那种咸菜豆腐乳啊,可能一吃就是一个礼拜。水利工地上他们送的饭,都冻成了冰渣子也得吃。”

数九寒天,赤手工作在冰天雪地里。汪潮涌手上生的冻疮疼得拿不住东西,脚上的冻疮裂着大口子,连鞋都穿不上。住的是临时的工棚,早上每天天不亮数着星星出去了,晚上回来实在太累了,汪潮涌也和大家一样,一头就倒在稻草堆里睡着了。

在生产队里,年幼的汪潮涌是少数的“文化人”,不仅能够识字,而且早已经把《三国演义》、《水浒》这些经典名著读了个遍。白天工作不是太累的时候,晚上吃完饭,围在一起,汪潮涌就给大家讲三国的故事。很快,汪潮涌高兴地发现,自己成了“最受欢迎的民工”。读书、知识,给汪潮涌带来了极大的快乐,成为他苦难童年的最大乐趣。

就像汪潮涌后来走的每一步都比别人超前一样,10岁的小潮涌同样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一定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汪潮涌幼小的心里不止一次地呐喊。

会武功的中药师

像许许多多男孩子一样,汪潮涌小时侯也特别梦想自己能成为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但是,他不是为了劫富济贫、两肋插刀,而是要用武功治病救人。

汪潮涌的这个想法,不仅是受当地尚武风俗的熏陶,更深深地受到养父的影响。

汪潮涌说他曾经作过考证:“我们那个地方武术的根源是岳家拳,岳飞的后代受迫害后流落到大别山。他们把岳家拳传授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所以,当地人长期以来一直喜欢舞拳弄棒,代代相传。

实际上,汪潮涌的养父就是当地著名的武师。父亲常常是儿子童年的第一个偶像,说起养父,汪潮涌一脸的自豪。他兴奋地说:“我父亲很能干,既懂武术,又能够看病,又能编竹器,又能打猎捕鱼。小时候我就特别崇拜他,他能够用武术的功力,替当地老百姓治病。因为山里人老有这种从树上掉下来啊,从山崖上掉下来啊,伤胳膊断腿的事情都得找他。”所以,汪潮涌的养父在村里特别受人尊敬。

养父忙着给人看病的时候,汪潮涌也没闲着。由于从小跟着养父学一些武术,他也懂一些基本的东西,所以经常在旁边帮帮忙。汪潮涌兴奋地说:“我觉得当医生特别好,尤其是那些村民胳臂断了、腿折了,你能用自己的医术使他们恢复劳动能力,很奇妙的感觉。当时我很大的一个理想或梦想就是练好武术、治病救人,当一个好的赤脚医生。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

养父教给汪潮涌的不仅仅是治病救人的技术,更是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别人、奉献社会的美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汪潮涌从小从养父母那里学到了人生的第一课。只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几十年后,自己没能成为赤脚医生,而是成了华尔街的勇士、中国投资界的明星。

除了看病时在一边帮养父点小忙,养父上山采药时,也不忘记叫上汪潮涌。也许养父当时已经在有意识地培养这个儿子做接班人了。汪潮涌说:“当时我养父经常带着我上山采药,所以我自己能够认识很多种草药。我们采回来,然后把它泡制、晒干、切片,配成中药。”

这段时光,给汪潮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后来,当汪潮涌碰到太太李亦非的时候,面对这位全国武术冠军,他再也不敢提 “武术” 这个词了。汪潮涌笑称:“因为我们的水平和根底实在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是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再大一点,学过武术的汪潮涌开始迷上了体育运动。“当时读了一本小人书,叫《新来的小石柱》,讲一个小孩怎么成长为一位体操运动员的故事。看完之后我很激动,也想做运动员,但怎么办呢?我就记住,运动员要有教练。”汪潮涌笑着说。

一天,当汪潮涌终于有机会代表公社参加区里的乒乓球赛时,他认为机会来了。正巧,当时体育馆外停着一辆卡车,车牌上写着几个赫然醒目的大字“教练车”。车上坐着的都是来做评委的教练。汪潮涌怀着千里马终于遇到伯乐的激动,使尽浑身解数,在车旁翻筋斗摆姿势,把从养父那儿学来的一招一式都展露了出来。可惜的是,汪潮涌累得都快趴下了,却始终没有一个教练模样的人走过来问他一句话,直到大人们把他硬生生地拽走。汪潮涌的体育梦从此破灭了。

这个梦虽然破灭了,却成为汪潮涌日后常常回忆的一段美丽往事。

同样,受到父亲的影响,汪潮涌的女儿从小也热爱体育,现在已是游泳、滑雪的好手了。阴差阳错,汪潮涌的梦想在女儿身上得到了弥补。不过,“我们当时练身体,是为了战胜贫困;我们的孩子现在练体育,是为了战胜富裕。”汪潮涌这样感慨。

美国女诗人、批评家J.R.洛威尔说过一句极为精辟的话:“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手。”

回忆童年,汪潮涌可谓有苦有乐,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就像即将化蛹为蝶的蛹,必须经受苦难,才有新生。艰苦的生活、贫乏的文化,汪潮涌在磨砺中坚强成长。

“蕲春县的环境非常优美,青山绿水、牧童短笛,我们也经常去爬山。”站在山头,看着那一层层、一圈圈的大山,汪潮涌情不自禁地说:“有时候就能感觉到,世界很大,自己很小,外面的世界究竟怎样?哪里是自己的天地?”年幼的汪潮涌渴望着有一天能翻越大山,走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歌德说:“苦难的过去就是甘美的到来。”汪潮涌十几年大别山艰辛而难忘的生活就要结束,一个崭新的明天已经在向他召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