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PI篮子的调整(2)

看不懂的CPI 作者:范言慧


但这样的做法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过去权重固定的指数并不会考虑这些新产品,直到指数的权重重新确定;另外,如果直到新产品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之后才将其编入指数,那么开始的价格下降的过程就体现不出来了。这种因价格指数无法统计到新产品初期的价格下降而产生的偏差,就被称为新产品偏差。试想一下,如果CPI在该产品价格下降之前就将其纳入统计范围内的话,那么现在的CPI水平将会因该产品的价格下降而较低(增长较慢);但如果在下降之后才将该产品纳入统计,那么CPI水平就不会受到该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其水平将会相对较高。曾经有学者估计(Lebow, Roberts, and Stockton,1992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新出现的产品约占CPI商品篮子权重的2 4%,如果每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速度都像计算机一样的话(每年20%),那么因未及时将新产品引入指数而造成的新产品偏差大约就是0 5%。这表明,CPI每年因未及时将新产品引入而少增加了0 5%。

Lebow,David E ,John M Roberts,and David J Stockton (1992),“Understanding the Goal of Price Stability,”mimeo,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October 因此,对于新产品偏差,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尽快将新产品编入CPI。在固定权重的指数下,还需要及时调整权重,以给新产品“让出一个位置”(赋予其一个权重),或者是调整某一产品大类内部的权重结构,以便能够及时反映新产品的价格变动。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导致CPI出现偏差。最常见的是替代偏差,简而言之,就是当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消费,或用其他同类商品来替代。这就会引起CPI篮子中该商品的权重下降,但如果CPI篮子的权重不做调整,就仍会用过去的权重计算,从而会“高估”CPI的数值,这就是替代偏差。

假设一个消费者去年平均每天消费1斤猪肉和2斤蔬菜,猪肉价格为8元,而蔬菜价格为1元,总支出为10元。但今年猪肉涨价1倍,该消费者决定减少为消费半斤猪肉,从而使总支出不变。如果不考虑消费者的这一改变,按照原来的商品权重计算(猪肉占1/3;蔬菜占2/3),那么他的总支出就会发生改变,即为18元。但这样做就高估了实际的情况,实际的情况是,猪肉的权重已经并非过去的1/3了,而是变成现在的1/5。根据过去的权重计算,今年的指数应为133,而如根据新的权重计算,则今年的指数应为120(若将去年的指数计为100),可见没有考虑权重的变化明显高估了CPI。

替代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采用了只考虑以过去权重计算CPI的拉氏指数方法,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虽然忠实地反映出按照基期商品篮子所得到的价格变动情况,但却脱离了实际,没有考虑消费者的替代情况。那么如何避免或减少替代偏差对CPI造成的影响呢?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按照新的权重进行调整,这可以如实地反映消费篮子的权重变化,但这会增加统计工作的难度,又会脱离基期的商品篮子,不能反映基期的商品篮子的价格变动。另一个折中的做法就是采取中间值,在指数编制上,对应的方法就是几何平均方法,相比而言,几何平均方法受极端值的影响要小于拉氏指数,在前面的例子中,猪肉涨价的幅度大,拉氏指数所计算出来的指数值是最大的,因为猪肉的权重仍为去年的权重,但几何平均方法能够赋予价格涨幅较大的猪肉以相对(拉氏指数)较小的权重,而给价格涨幅较小(未变)的蔬菜以相对较大的权重,从而可减少替代偏差。

类似的还有购物渠道替代偏差,这类偏差在网络购物逐渐发展的今天更容易出现。购物渠道偏差指的就是当消费者知道购买某种商品有更便宜的场所或渠道时,他会选择这些更便宜的购物渠道,从而取代价格较高的购买渠道。如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在网上商店下商品订单,以见货付现金或者支付宝的方式购物。比如购买书籍、服装、甚至电器等物品,通常商家会给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以一定的折扣,这要比在商场或书店购买要便宜。这会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而如果CPI的统计没有考虑网络购物渠道,就会产生偏差,通常会高估CPI指数。此外,即便消费者不从网上购物,但当某些商店进行降价促销时,也可能会改变消费者的原有购物渠道,由于这些促销活动通常是一些短期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对其进行统计调查也会比较困难。与之相比,网络购物这一渠道却是相对较为稳定的,且越来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CPI的统计中也需要及时地对此作出反应,即增加网上购买商品的样本,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实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计算出更符合实际的CPI。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