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PI与股票价格有何关系(2)

看不懂的CPI 作者:范言慧


所以与股票价格不同,在正常情况下,影响当前CPI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自于现在和过去。如果当前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不减,也将给现在的CPI带来上涨的压力,如当前CPI的上涨压力也可能来自于前时期石油价格的上涨、某种重要原料短缺、或者意外冲击造成的产品供给(相对于需求)减少(如粮食减产)等等。不过,当通货膨胀持续时间较长,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企业也会将物价的上涨提前考虑到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从而导致物价实际上涨。同样,如果人们对未来的经济走势缺乏信心,认为未来物价会持续走低,就会削减目前的投资和消费,增加预防性的储蓄,造成需求减弱,进一步推动物价下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通货膨胀的惯性。

当前的物价水平所传达出来的是目前经济状况的信息。但它相对于过去物价水平的变动,能够向人们发出一种信号,告诉投资者当前的经济相对于过去是稳定、向好、还是向坏,从而影响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若物价稳定,则表明货币当局不需要出台紧缩或放松政策,价格能够合理地引导资源的配置,而不会扰乱人们的交易或引起担心,稳定预期之下的物价也为人们的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如果当前物价水平相对过去持续上涨而不退,那么人们将会担心货币当局会出台紧缩的政策,这会使得利率提高,增加企业融资的成本;如果当前物价相对过去持续下跌,企业则又会担心价格的走低能否使现在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当前的投资能否如期收回利润,进而影响到未来的投资。可见无论CPI是持续上涨还是持续下跌,对经济都是不利的。当前物价的变动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预期来影响股票价格的。

物价上涨和下跌的速度不同,对人们预期的影响也不同。相对于缓速的上涨而言,快速的上涨表明经济过热的严重程度更大,这会促使货币当局连续出台紧缩性的政策,从而对人们信心造成的打击会更大,股市所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即便可能股价还在上涨。如果物价快速下跌,那么表明经济正在快速进入衰退阶段,此时如果政府不能出台有力政策,提振人们的信心,那么股市就会一直走弱,股价亦表现出持续下跌或徘徊于低位。

比如,物价上涨所引发的紧缩性政策是终结国内2006~2007年股市牛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在调控过程中,政府屡次澄清紧缩政策并不针对股市(但这不表明不会影响到股市),但持续的紧缩政策仍会从几个方面引起资产价格的下跌:首先,利率提高会提高其他相对安全资产的收益率(如债券、定期存款等等),从而从股票市场抽走资金,这会对人们的心理预期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中尤其明显,容易被看空者加以利用。其次,利率提高使得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从而会影响人们对企业赢利的预期,而企业为筹措资金会采取在股票市场上增发或上市的方式融资,从而动摇牛市的基础。股票的增发在资金供给充裕的市场中尚可维持,但一旦人们的信心受到影响后,增发就变成了灾难。再次,持续的通货膨胀也预示着中央银行将采取更加紧缩的措施,从而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因而当经济中存在持续的通货膨胀时,不断出台的紧缩性政策将成为股市牛市的重要威胁之一。

股票价格若要上涨,这需要经济给出一个上涨的理由。股市是众多投资者交易的场所,它的好坏就取决于这些投资者的看法。股市是一个最能够体现出投资者预期的场所,人们买卖股票,买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如果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不好,即便有个别人想拉抬股市,那恐怕也不会有其他投资者配合,因为绝大多数投资者对经济的前景并不看好,这样庄家也定然不敢冒险去拉抬股市。这就像凯恩斯曾经说过的,购买股票就像选美,不是买你认为最好的,而是买大家都认为最好的那支股票。只有当多头认为形势的变化能够或将能够使人们形成一致的预期的时候,才敢于拉抬股市,推高股价。

在经济衰退时,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抱悲观的态度,在这个时候很难形成一致的上涨预期,股市的多方将转为空方,因此股市将会低迷。有时虽然一些利好政策能够刺激股市反弹,但如果大的经济环境仍然不好,那么它迟早仍会影响人们的信心,悲观的预期最终仍将导致股价下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