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货币供给与CPI(2)

看不懂的CPI 作者:范言慧


在西方自由经济社会,人们对政府历来都十分警惕,这里的政府也包括中央银行在内。亚当?斯密说:“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不公的,他们欺骗臣民,把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次第削减”。哈耶克也认为对于发行货币这样重要的事,绝不能把它交给政府来做,“政府就是不稳定的主要根源”,而货币则是“让人上瘾的毒品”。

货币让人成瘾之处就在于,一旦赋予某种纸片以“法定货币”的权威,它就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创造出高收益。而且一旦开动印钞机,它的速度就很难降下来。那么政府从中都可以获得什么好处?

首先,它可以凭此而廉价地获取商品或劳务。这无疑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且不会招致人们的强烈反对。如果通过强制性征税或征用劳务,势必会激起人民的反抗;而如果通过发行货币,那么接受货币的人并不会感受到它所得到的是一张即将贬值的货币,相反他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这会促使他继续增加生产投入。但当市场上的货币增多时,人们就会发现,他手中持有的纸币不再能够购买到过去能够购买到的同样数量的商品。如果体现在CPI上,那就是所有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都越来越高,CPI不断上涨。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愚弄了民众,使他们心甘情愿、毫无反抗地交出手中原本“值钱”的商品或劳务。而所有接受了政府发行的货币的人,都为政府“埋了单”。

其次,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会发现手中的货币收入越来越多(虽然这些货币收入的价值越来越低了),但同时也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进入更高的纳税档,向政府纳的税款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政府从公众手中获得的第二块收益。虽然在已经贬值的货币之下,这个好处看上去并不大,但这直接影响到第三个方面的好处。

政府从通货膨胀中得到的第三个方面的好处,是它可用日益贬值的货币偿还过去所欠的债务。虽然用于支付的货币没有改变,但用同样的货币所能够购买的物品却越来越少。对于一个债台高筑的政府来说,这种赖掉债务的办法既隐蔽,又方便。除此之外,适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使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业下降,收入提高。在公众获得了短期的愉悦的同时,政府也为自己赢得了选票。这可真是一举多得!

正如毒品带给吸毒者的感觉一样,通货膨胀可以带给人们短暂的快乐,但人们接过工资时脸上浮现的笑容只会持续到购买消费品时的那一刻。当人们发现自己得到的工资收入竟然不能购买到与过去同样的商品时,先前的快乐就在瞬间消失。这也是诱使政府去增发货币的原因之一,货币增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不会立即显现,它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人们手中的财富也就是在这段期间被逐渐侵蚀。

也正如吸食毒品一样,在恶性通货膨胀中,除非持有实物,否则没有人能够获益,甚至在社会动荡、政权更迭之后,当初滥发货币的政府也成了自己吸食毒品的受害者。经历了上百次苦难之后,人们痛定思痛,认识到为了保卫自己的财富,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严厉控制政府的欲望,束缚其干预货币的手脚,禁止政府插手中央银行的事务,也禁止中央银行为政府融资。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中央银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