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民主主义社会“夭折”(1)

大突破 作者:马立诚


中国的进步,往往要走很多弯路,并且以付出巨大牺牲为代价。这一次牺牲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才又重新走上正轨。

中外学界普遍认为,毛泽东于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介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社会形态。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允许资本主义发展。

于光远说,这一点正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列宁说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相区别的地方。

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彻底消灭资本主义。

显然,列宁的“过渡时期”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有根本的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在革命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上的发展,是可以想像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上,毛泽东有时讲“广大的发展”,有时讲“适当发展”,有时讲“一定的发展”,有时讲“必要的发展”。

提法虽有差异,但在允许资本主义发展这一点上,是很明确的。

这个允许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该有多久呢?

在1945年中共七大前后,中共中央领导层形成的共识是:取得革命胜利之后,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完成两大任务。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用刘少奇的话说,新民主主义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工业化。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首先要实行工业国有化,再进行一个时期建设,等国有化更巩固了,更发展了,就可以进一步采取农业集体化步骤。取得政权之后,首先要为巩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将来才为转变到社会主义而斗争。新民主主义一般地不破坏私有财产制度,但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工业和农业中消灭私有制。

那么,“将来”是什么时候?

毛泽东和张闻天在1945年七大之前都曾说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新(式)资本主义社会。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不再提“新资本主义”,他觉得新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但他同时也指出,关于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准备,还要一二十年时间。

当时,毛泽东一再说,社会主义还早着呢。因此,开国初期的《共同纲领》没有提建设社会主义。

早在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问题:“到底何时开始社会主义的全线进攻?”他自己回答说:“也许要15年。”

1949年7月毛泽东给中央团校毕业生讲话时说,20年后我们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转入社会主义。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有人问毛泽东,要多少时间过渡到社会主义。他回答说,大概二三十年吧!

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当中,对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倾注了很大热情并颇有建树的是刘少奇。

在视察天津前后,刘少奇甚至估计,要再过几十年,中国工业过剩的时候才会搞社会主义。他说:“现在私人资本主义是有积极作用的,必须充分发挥。将来到中国的工业生产过剩的时候,就是要搞社会主义的时候。到那时候,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新作用已经完了,但那将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基于这样一种估计,刘少奇说:“我们的党规党法上允许党员单干也允许雇人,认为党员便不能有剥削,是一种教条主义思想。”“富农雇人多,买了马,不要限制他,现在要让他发展,没有坏处,这不是自流。将来……国家颁布劳动法,把雇农组织起来,提高雇农的待遇,征土地税,多累进一些,多加公粮等办法,予以限制。”②

同样是基于这样一种估计,刘少奇大胆抨击了企图在农村发展合作社的意见,他认为农业合作社恐怕也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他说:“已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意见,应该逐步地动摇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基础,把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提高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此作为新因素,去战胜农民的自发因素。这是一种错误的、危险的、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因为“仅仅依靠农村的条件不能搞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要依靠工业”。

此时,与刘少奇相呼应的,还有张闻天、薄一波等人。上海人张闻天出生于1900

年,比刘少奇小两岁,但资格却比刘少奇老得多。1931年,张闻天就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成为党的第一把手,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排挤,40年代末屈居东北合江省委书记、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然而此公生性豁达,不太以此为意,一门心思钻到地方发展的课题当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也作了可贵的探索。

1946年11月,张闻天为他领导下的合江省委起草了一个文件,题为《发展工商业的若干政策问题》。其中说:“为繁荣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支持长期战争,必须承认,大量的吸收私人资本,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公营资本……的主要任务,不是在排斥与吞并私人资本,与民争利,而是在调节私人资本的活动,补助私人资本的不足与缺陷,使之与支持长期战争的需要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利益相符合。”②

1948年9月,张闻天为东北局写了一个给中央的报告:《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向的提纲》。报告中阐述了以下五个问题:“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对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做出这样的分析,是到那时为止最充分、最准确的一个。

报告中指出,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形式,在东北已经开始出现,而且以后还会发展。他认为,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国家资本主义应该成为私人资本主义发展中有利的方向。

综上所述,建国之初,在党内外人士共同努力之下,新民主主义社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然而到了1953年,情况却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