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9)

趣味经济学100问 作者:黄典波


甘地为什么要扔掉另一只鞋——沉没成本

轶闻趣谈

一次,印度的“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到了车门外。就在这时,甘地麻利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

无独有偶。阿根廷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罗伯特·德·温森在面对失去时,表现得更加令人钦佩。一次,温森赢得了一场球赛,拿到奖金的支票后,正准备驱车回俱乐部,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女士走到他面前,悲痛地向温森表示,她自己的孩子不幸得了重病,因为无钱医治正面临死亡。温森二话没说,在支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将它送给了年轻女士,并祝福她的孩子早日康复。

一周后,温森的朋友告诉温森,那个向他要钱的女子是个骗子,不要说她没有病重的孩子,甚至都没结婚呢!温森听后惊奇地说:“你敢肯定根本没有一个孩子病得快要死了这回事?”朋友作了肯定的回答。温森长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经济学聊天室

无论是甘地的鞋子还是温森的支票,对于他们而言都如同泼出去的水,但他们都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在经济学中我们引入了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关于“不可收回”的概念,可用《汉书·朱买臣传》中“覆水难收”的故事解释。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决定离开他嫁给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后来,“覆水难收”比喻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其实,“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此时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无疑,甘地的一只鞋子和温森的支票都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如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之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得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