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则之二十八 让榜样包围自己

赢家法则 作者:(德)博多·舍费尔


假设你要烤点心,想把点心烤得和某个名噪一时的面包师一样好,你就需要相应的配方,并必须练习几次,直到你最终获得成功。如果你严格按照配方的各个细节制作并精心操作,就会取得与面包师差不多的好结果,即便你以前从未烤过。

面包师或许要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最后才能发明自己的配方。你却可以根据他的配方操作,从而节省这几年的精力。

我们从来不能“不受影响”

古希腊的父母们对于孩子仅在白天上几个小时的课不满足,他们就想办法让孩子们与老师共同生活几年。他们相信,与老师生活的体验是更好的“学校”。

你周围的人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一开始,你可能觉得这么说有些夸张,但事情确实如此。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人的大脑,不过人们普遍认同的是,我们的大脑会储存周围发生的一切。

看起来,我们的眼睛好像是照相机,耳朵就像录音机。我们记录周围“上演”的一切,并储存起来。可以非常简化地把我们的下意识与一盘庞大的磁带比对,那上面积累着我们经历的一切,什么东西都不会遗失。我们所释放出的就是我们所存储记忆的,这不是很符合逻辑吗?别的东西该从哪里来呢?一个整天听着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磁带的人,却希望自己由此会喜欢莫扎特的音乐,你觉得可能吗?

学习的最好方式

对于我们周围的人,我们所存储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有的人希望自己只接受想要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而实际上我们存储的却是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这些多出的部分是不知不觉记住的。

这样很好,因为这一过程是我们学习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途径。“接受”某些东西,再去“模仿”,这使我们通过不知不觉的简单方式去学习。这种自然的学习方式比我们在学校里的受控制的方式要好。

小孩子在外国可以继续说他们的母语,尽管这对于他们显得很麻烦,他们也能接受当地的文化,两者对他们都不困难,因为他们主要通过模仿别人学习。当然,他们首先不是随意模仿某些人,而是他们身边的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非像我们所想或所感觉的那样是我们的出身,而是我们成长的环境。

他人的情绪和观念

我们童年发生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我们持续地受其影响,我们的“磁带”不断地记录着某些事情。无论我们的思想磁带记录着什么,都会在我们生活的荧屏上显示出来。

试试把别人想象成石匠而自己是大理石:每个人都在你身上打磨或者敲打着,想把你塑造成他们想象的那样。事实上,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你,这些变化都很难纠正。无论是什么人,你与他交往后,就不再是原来的你。每个交往都会影响你,你多少都会改变。

这里蕴藏着改变的机会。我们现在的观念和感受带来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但这些观念和感受却不会使我们变成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样子。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停留在现状,却指望获得另外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要取得另外的结果,就必须学会用另外的方式去思考和感受。

孩子们接受周围的人的感觉,是通过模仿他们的行动(感受),这对于我们同样如此。最好的理解某人的途径,就是像他那样行动。因为感受产生感觉。

我们接受了别人的观念后,就会像他们那样言说。学习的过程延伸得比最初看起来要长远。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实际上,我们从周围人的思考方式和感觉中接受了很多。

弊端:我们存储一切

这一学习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学习。但它也有弊端,就是在我们置身于某种影响时,我们不能有意识地进行过滤以便储存我们想要的东西。

有的人尽管尽了很大的努力想取得更大成功,却没有真正的成果。他们可能只是陷入了某种误区,错放了录音带。无论什么时候,当你觉得取得预想的结果很难时,就是你该按下停止键,停下你思想的录音机之时了。你应该用批评的眼光审视你刚才放过的录音带,应该反思那里都录了些什么,你觉得怎样,是否换盘别的带子?你可能会觉察到该换几盘带子。但只是希望放点别的音乐当然是不够的,你应该存储些别的东西,为此你必须与那些与你希望播放的“带子”一样生活的人进行交往。让你被更多具有你想学习的特点的人所包围。

你有选择

在年幼时我们无法选择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环境的“牺牲品”,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环境。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的潜意识都以某种方式被程序化了。

作为成人,我们被两大类人群所包围:一类是需要我们的人,另一类是不需要我们的人。第一类人是我们负有责任而且必须帮助的。但是不要忘记,如果自己变得更强大,我们可能会更有效地帮助他们。

在那些不需要你的人中,有的人能接受你学习和进步,有时也会有人想遏制你、拖你后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必须做到不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人身上。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要自由得多,我们能够更坚定地决定自己的命运。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选择中所蕴涵的力量,他们像那些不可能去选择另一种环境的孩子一样束手无策。

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决定让哪些人来影响和“程序化”自己。我们虽然不能轻易地让潜意识暂时停止活动,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与哪些人为伍。没有人能强迫我们退步,我们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