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公权市场: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作者:徐宗威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会有很多参与者,有公用事业项目的经营者、有财团的投资者,也有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有就是公用事业项目的使用者——社会大众。大家的诉求和需要是不一样的:项目经营者希望多学习一点特许经营方式和地方经验,投资者希望多学习一点政府的政策走向和未来投资空间,管理者希望多学习如何规范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和加强市场监管。有人讲这叫“众口难调”。这个说不一定准确,实际上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

我在广州参加城市燃气价格改革研讨会时了解到,广东省有关部门已正式发了文件,决定取消管道燃气初装费,实行两部制的新的价格机制。怎么看这个决定,会上政府部门同志、企业同志和学术部门同志,各持己见,相去甚远。企业的同志讲,取消燃气初装费,是扰乱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推行的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改革的政策环境,要求立即停止执行这个文件;学术部门的同志讲,取消初装费,打断了燃气企业的“资金链”,会影响到城市燃气事业的迅速发展,甚至可能会停滞不前。我讲取消初装费对城市燃气用户是好事,对深化城市燃气事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实行这个政策需要进一步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这是不是意见各异,相去甚远?但这没什么关系,经过研讨,大家增进了对各方意见的了解,对修正和完善各自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最后对贯彻这个决定形成了共同的看法。

本书的讨论也是这样,虽然大家的诉求不一样,看问题角度不一样,但通过观点和意见的碰撞,经过充分的分析和研讨,对各自的工作、对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只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有助于增进对有关问题的深入探讨。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加快步伐是从21世纪新阶段开始的,虽然时间很短,但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取得了突出的喜人成绩,促进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迅速发展。但在改革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每个人都在打理汽车,但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市政项目的特许经营中,每一个参与者的需求将不尽相同。

我希望讲讲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和大家一起讨论。很多观点是不成熟的。这不是谦虚,实实在在讲是不成熟的,这里面既有主观上研究分析不够,干脆讲是自己研究不够的因素,但也确实有很多客观的原因。

第一,我国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一个体制下,或者说在这个体制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不是十分清楚。可以讲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二,即使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对待公用事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上也是大相径庭的,如英国是私有化,法国是设施公有,德国走了中间道路,但究竟哪一家的模式是成功的,哪一家的办法一定好,目前没有定论。在世界都没有定论的情况下,我国的公用事业改革到底什么模式什么体制,也不是十分清楚。

第三,我国的改革还不够深入,摸着石头过河还没有几年的时间,成功的经验还不多,失败的例子还没有认真总结,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涉及国企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等诸多方面,刚刚开始的改革和实践都需要向纵深发展,中新社的记者讲叫改革正在驶向深水区,许多遇到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全面和科学的结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