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制造了“房奴”、“车奴”和“卡奴”?(1)

谁制造了房奴车奴卡奴 作者:孙立坚


2006年年底,“房奴”、“车奴”和“卡奴”等新词汇开始悄悄地流行起来,它们形象地反映了当今的人们在现代消费信贷生活中所出现的支付压力难以承受的社会现象。而一项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近八成中国公民买房的贷款在40万元以上,其中,大约有30%以上的家庭,按揭贷款支付占月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而且,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心理上都会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有些情绪已经上升到精神抑郁、错乱和寻求短见的严重程度。另外一项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的购房调查却显示,九成的受访学生表示“不清楚”信用卡的循环利息,75%的学生算不出银行贷款利息金额。那么,今天消费信贷生活中“负翁”群体的出现是否就是因为这些当事者的“无知”所致?还是因为中国缺乏保证超前消费生活方式所需要的健全的信贷文化和信贷体系?甚至是否还存在更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经济原因?

以下,笔者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上述疑问,同时还将进一步展望信贷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

一、超前消费无可厚非,但消费的“度”不应该超越。

每次,在金融学课程的第一讲中,我总喜欢拿出那则曾经风靡一时、深入人心的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在天堂的对话,来讲解现代金融学所探讨的最本质的问题。虽然,中国老太太花了大半生的时间为买房而积蓄,自己享受新房的快乐时间看上去远远不如美国老太太那种年轻时向银行借钱而提前购房的超前消费模式,但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幸福”观的选择,我们无法判断哪一种方式最优。

因为,中国老太太的快乐可能来自于能够事前验证为购房所付出的每一次有意义的劳动以及每一笔劳动收入,可能来自于让自己的孩子共同享受改善居住条件所带来的家庭快乐,也可能来自于没有对未来收入变化的那份恐惧。只要中国老太太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感到快乐,那我们就无法指责这种消费方式落伍!对于超前消费而言,也是如此。美国老太太的选择可能来自于自己能够尽早感受到不需要父母的呵护而独立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也可能是因为有偿债的压力而使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总之,这种选择只要对当事人来说是快乐、合理的,那就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原因。但是不可理解的是,当今中国社会,尤其在年轻人之中为什么要把超前消费当做“时尚”,却去取笑和鄙视中国老太太的消费方式?尤其可悲的是,没有美国老太太的价值观和社会环境而一味去模仿美国老太太的消费方式,结果,“超前消费”的流行词不知不觉就被“房奴”、“车奴”和“卡奴”这类悲哀的词汇所替代了。

因此,从消费者层面上来说,为了不使自己为“超前消费”付出惨重的代价,首先就必须事前对“超前消费”模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金融学理论无论是对中国老太太的储蓄型消费还是美国老太太的负债型消费都强调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人们一生的消费支出不能超过其一生所能获得的收入!但是,对这个“度”的把握和认识从上述调查的结果中也能看出是很成问题的。有很多人只想到“超前消费”,想出各种法子来实现超前消费,结果当事后银行的“催款单”堆积起来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意识到“度”的存在,才被“度”的无情和惩罚的力量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超前消费的风险教育应该在全民中普及和强化。

其次,必须加强超前消费“度”的管理。在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国家应该加大力度约束超前消费的行为。目前有几个社会现象尤其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一是很多年轻人把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看成是永久不变的,这种“货币错觉”问题就很容易导致超前消费规模增大而没有“度”的约束。二是许多人被消费信贷的便利性所麻痹。尤其是在信用卡管理和个人信用评级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消费的快乐和超支的惩罚是不同步发生的,甚至强度也是不对称的。这就会滋长很多人带着“投机”心理进行超前消费。结果当这种问题形成社会合力而爆发时,它所造成的社会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2003年年底爆发的韩国信用卡危机应该成为我们最好的反面教材。三是超前消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使得“度”的约束变得更加困难。比如,买房人为了讨好住房人的欢心想尽办法高档消费,而住房人只考虑自己是否拥有这个财产的一部分所有权而放松对买房人超前消费的“度”的约束,结果这种满足虚荣心的超前消费行为让买房人自己沦落为“房奴”。四是把房地产的繁荣景象认为是永久持续的现象,超过自己财富能力地进行房地产投资,结果因为宏观调控或者景气周期的变化,又或者房地产投资监管的实施而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包袱。五是认为超前消费已经是社会风潮,未来收入的风险不是个人的风险,而是社会整体的风险,所以一旦出问题,国家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于是,随大流的超前消费比比皆是。如今这种道德风险行为已经开始损害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意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