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草莓 (Strawberry) 04

野果 作者:(美)亨利·大卫·梭罗


《北洋放舟》(Journal to the Northern Ocean)的作者赫尔纳(3)写道:“印地安人叫草莓为‘心果’,因为草莓果实形状像一颗心。甚至北至丘吉尔(4)河沿岸都能看到草莓,不但个大,还特别味美,”他说得没错,尤其是烧过荒的地上长出的草莓结的果最甜。据本杰明.弗兰克林说,克里部落的印地安人叫草莓为心形果,而唐纳说奇普维部落的印地安人则称其为红心果。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像一颗心一样的果子。唐纳说奇普维人常常能见自己去了另一个世界,途中看到已故人们灵魂围在硕大的草莓四周大吃特吃,于是就拿出大匙子挖下也一块果肉吃起来,可是吃到自己嘴里就变成了岩石,是遍布苏必利尔湖区的那些粉红色岩石。在达科他方言里,六月又被叫做Wazuste-casa-wi, 意思是“草莓红了的月份”。

根据威廉.伍兹(5) 1633年前后出版的《新英格兰展望》(New England’s Prospect)中的描写,当时这一地区野生草莓可谓处处皆是,果实也大得多,但自从人们将其人工栽培并予以品种改良后就盛况不再了。“有些草莓,”他写道,“长到约两英寸大,一个上午轻轻松松就可以采到一蒲尔(约36升)。”何等佳果,只应生在奥林匹亚山上供奉众神受用,却也甘心那用朝霞般的红色为这儿的土地涂上一抹红晕,为其增添光彩。

罗杰.威廉姆斯(6)在其著作《解密》(Key)中写道:“英格兰一著名医生常说:只有上帝才能让草莓变得更完美,但上帝也没有这么做,因为草莓已经很完美了。有些地方,草莓已经由当地人进行栽种,多次我发现没几英里的地盘内收获的草莓就足以装满一艘大船。印地安人把草莓在研钵里臼烂后与谷粉和在一起,就这样做出了草莓面包......而且有好些日子都只好以这种面包为唯一的食物。“而《新法兰西自然史》(Natural Histoey of New France,1664年出版)的作者布舍(7)告诉我们在所有的新法兰西地区(8),都盛长覆盆子和草莓;而《兄弟会北美传教史》(History of the Mission of the united Brethren among the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n, especially the Delawares,1794年出版)的作者罗斯凯尔(7)则如此说:“这里的草莓不但多,还果实硕大,以至整个平原似乎都被复盖在一方巨大的曙红布单下,好不灿烂。”1808年,一个南方人,姓皮特斯吧,在写给费城某个协会的信中证实弗吉尼亚某地有片方圆八百英亩的树林上个世纪毁于一场火灾,而此后那里就长出了遍地草莓,欣欣向荣。他做了以下陈述:“凡此处所长草莓,皆丰茂兴旺。另据此地传言,草莓结果成熟之时,果香四溢,虽在远处,亦可闻及。更有人称草莓开花,四野缤纷,花朵坠地,凌烂成泥,时有精灵显现,虽未经证实,但众说纷纭,不可不信。此一美景引来蜂群无数,蜂鸣如歌声阵阵,更催得花果茂盛。此处平原山峦,悉数被此物扮点,而成为原野佳境,如诗如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