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棠棣 (Shad bush) 01

野果 作者:(美)亨利·大卫·梭罗


(插图见19页上方)(图略)

棠棣果俗称六月果,到六月21号就可以吃了,但最佳时期要等几天,大约是在六月25号到七月初,并一直到八月都还有得采集的。此地的棠棣有两种,分别叫小山棠棣(bitryapium)和长叶棠棣(oblongifolium)。前者要高一些,叶面光滑,多丛生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后者只有六英尺高,叶面不那么光滑,生长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罗顿(1)称前者为“加拿大欧楂…野生梨树;”,总之,比后者出现的年代要久远一点。

如果说到可以食用的果实,棠棣果继草莓之后,是一年里第二个成熟的果实,稍后一点就有蓝莓了(蓝莓刚长出的时候正是棠棣果期高产时节),如果说树木或灌木结的果实,那么棠棣从时间上算当数第一了。

五月15号左右,有些棠棣枝上的花谢了,长出了细小的子房,除了柯利果,所有可食用的野果的最初成型都是这样,不过草莓可能也不这样吧,而青青的醋栗和黑醋栗惹人注意的时候又没到。到了月底(30号了),棠棣果实已经有豌豆那么大了,这可要比其他任何一种树上结的浆果都要大哟。在等一个星期来看看,就会为这些青绿色小东西体积膨胀的速度感到惊讶,当然那些长在低处的蓝莓呀,稠李呀,也都长得很快。不过就是这么一下就由花而果了。

六月17号再看到它们时,发现它们已开始红了,软了,虽然还没熟透也可以吃了。不采摘下来的话,再过三、四天去,会发现它们更红了,那些大红的果子中夹杂些紫红色的,后者就完全熟透了。这种熟透的果子颜色很深,近乎酱紫色,通常是紫红,不如没熟透时的大红色好看。无论从颜色,还是从个头和生长期来看,棠棣果和一种蓝莓都很相似,虽说肉质软一些,但椭圆的果形,上端还连着细细的梗儿和不离不弃的叶儿,就像小个儿苹果和梨。每每你会发现果实通体都遭到各种虫子的伤害,或者明显被鸟啄食过而遍体鳞伤,几乎不成型儿。即使这样,我还是找到了几颗侥幸逃过大劫而平安成熟的果子,吃了以后我不得不说它们的味道和蓝莓、越桔难分高下。也许小型树上结的果子里它们算得上是口味最好的了,遗憾的是因为数量不多,还缺乏足够吸引力和关注。小山棠棣的果子外层柔软,而长叶棠棣的外层就硬得多。

这一带的棠棣并不多,所以人们不容易看到成片的棠棣。沿着阿萨贝特河畔(Assabet River))的科尔贝恩农庄,生长着一个小树林,树林尽头有一处窄窄的洼地草场,看上去好像很久以前这里还是河床一部分,而就在这里我竟然看到了密密的棠棣林,这可真是罕见。那天是1853年五月25号。这当然让我感到惊喜,也许我赶上了好时候吧。在包括一种叫胖胖的鸟在内的众多小鸟啾啾叫声陪伴下我采摘下了一夸脱(约合1.1公升)的果子,这些小鸟一定也在为这些果子抓狂吧。那片低矮的棠棣丛林茂密,随风微微起伏,在其中穿来穿去进行采摘时,我觉得自己身处遥远的北方,大概就是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河( Saskatchewan)滩吧,划着平底船,环顾四周,别无他人,惟有河岸尽头天连地接处才有村舍点点依稀。次日,我用采回的这些果子做布丁,吃起来觉得很像是用一种樱桃做的布丁,不过没有核,也没那么多水分。还是生着吃的口味好。有些上年纪的农夫听说后,都表示诧异。有位还说:“嗬,我在这里住了七十年了,别说从没看到过这玩意,连听说过都没有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