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越桔 (Black huckleberry) 07

野果 作者:(美)亨利·大卫·梭罗


笃斯越桔的成员对土壤和阳光深怀敬意,以如此四海为家的方式表达而在我们身边到处生长,多么了不起!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提高一百英尺就会产生一个笃斯越桔的新品种,不是这一种就是那一种,总是我说到过的,而且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其植根的土壤如何,它们一定根深叶茂,充满生机。在湿地有高灌蓝莓;在其他性质的土壤和坡地, 则有第二种低灌蓝莓(即晚熟蓝莓)和越桔;在温度低的地方或开阔地带(尤其是林间的开阔地带和山顶),则有宾夕法尼亚蓝莓和加拿大蓝莓;而我国最高的山脉峰顶(即怀特山脉)还有独特的两个品种,这又是其他地方绝对没有的。新英格兰的大度分地区——从海拔最低的谷地到最高的山区——都分布着笃斯越桔家族成员,它们的灌木林蓬勃兴旺。

同样如假包换的是笃斯越桔品种在这里有一个成员——美洲越桔,只在这里生长。不清楚附近又没有一处灌木成林,不过我就是知道有这么一种越桔的品种生长着。罗顿声称笃斯越桔类“只能生长于泥炭性土壤,或类似的粘土。”但美洲越桔不是这样的。它生长在这里的高山上,无论牧场土壤多么贫瘠荒凉,它都能扎根安身;甚至我们的沙漠上都有它,就那样把根扎在沙里;肥沃的土壤里它也欣欣向荣。有一种美洲越桔特别适宜沼泽地,即使没有可以生根的泥土也照样长得自在;不说别的,就拿毛果蓝莓来说吧,虽然这一种味道不好,但沼泽地里就长着它。在森林中美洲越桔相对长得少一些,但有一个品种却非常特殊,因为它就只生长在潮湿的树林里和灌木中,这个品种就是蓝越桔。因为大自然母亲的眷顾,飞鸟走兽也好,人也好,但凡来到这里,都受到这种浆果的款待,虽然它们的好吃味道会因气候和土壤差异而有所变变化。玉米、马铃薯、苹果还有梨等,生长地区都有限,而这种笃斯越桔中的佼佼者,你就是在华盛顿峰(7)(即怀特山脉主峰,海拔为6,228英尺,约合1,971米)之巅也能毫不费力采上一大筐;更别说平常我们都熟悉的那些美国越桔品种了,就连格林兰一带人们也能采到一种独特的,而我们能在家园附近采到的格林兰人做梦也想不出什么样子。

我这么花力气赞扬的美洲越桔中很大意一部分都连绵不断相续生长在阿尔冈昆(8)人生活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美国东部、中部和西北部诸州,以及加拿大一些地区,以及曾经是易洛魁(9)人居住地的纽约州所环绕的地区。所以这些美洲越桔实则是阿尔冈昆和易洛魁越桔。

印第安人远远比我们重视野生果子,那是一定的,尤其对越桔。印第安人不仅教会我们食用玉米、如何种植玉米,还教会我们食用越桔,并教会我们如何将这种果子干燥后保存过冬。当年,如果不是看到他们吃这种果子,我们白人准会忐忑不安了好久,还下不了决心放开胆子尝。正是看到他们吃,我们才凭经验估计这种东西野生无主却有益无害。一次在缅因州,就是跟着一个印第安人走,观察到他边采边吃的一些越桔中有些是我从没想过要放到嘴里去的,于是我又知道更多的可食越桔品种了。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了解印第安人如何广泛利用越桔的,我将用大篇幅引用旅行家们对此进行的叙述,并尽可能依这些引文出版的先后顺序转述。只有这样耐心倾听前辈不断重复讲述那些发生自不同时间的故事,尽管他们去的地方都相距遥远,而发生的事却都能相互映证,这样我们才会明白真相。

既然印第安人很重视越桔,那么在收获越桔的日子里他们怎么利用新鲜越桔,这些发现者们倒都没怎么说起,那很可能就直接放进嘴里嚼吧。现在有种成卷成卷的大书叫食谱, 书中提到用果子做的小煎饼上桌时,只写着“便可以食用”,在没半个字了。所以我们至今不了解当年印第安人是如何采摘这种果子的,要知道他们会花上六星期或更多时间干这事,很可能还为此露宿在越桔长得多的野地里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