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越桔 (Black huckleberry) 19

野果 作者:(美)亨利·大卫·梭罗


注16:Pehr Kalm(1716-1779),瑞典探险家。

注17:梭罗曾于1854年12月末去过南塔克特为那里的文艺协会做演讲。在当年12月28号的日记中他写道:“最后的一个印第安人就在这个月里也死了,尽管他的血统已不是纯印第安的,我看到一张他的画像, 画上他挎着一大筐越桔。”这位印第安人名叫阿勃拉姆.夸利(Abram Quary),死于1854年12月25日。梭罗看到的那幅画至今仍挂在南塔克特文艺协会里。

注18:这个邻居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作家、哲学家和美国超越主义的中心人物爱默生(Ralph Waldo,1803-1882) ,他果园的梨树于1560年开始结果。

注19:Delactable Hills,见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英国传教士和作家)所著《天路历程》。

注20:anniversary of Emancipation,美国南北战争前,新英格兰地区每年八月一号庆祝纪念西印度群岛获得自由。

注21:梭罗自己在手稿的边白上注释道,这是借用英国诗人济慈 (John Keats,1795-1821)的一首诗《无情的女人》(La Belle Dame sans Merci)中对海边一妇人的描写,那首诗用了“两眼圆睁”(wild-eyed)。

注22: Zachariah,是6世纪的希伯来先知, 圣经旧约中有记录他言行的一本叫泽迦利亚书。

注23: Theodore Parker(? -1859),美国建立图书馆第一人。幼年未上过学,1822年到波士顿,靠采摘浆果所得买下自己有生第一本书。从此为建设一个图书馆努力,并将自己的图书馆送给波士顿市。

注24:泰奥多.帕克1833年去哈佛求学期间,Story, Warren, Ware都是哈佛大学教授,分别教授法律、医学和神学。

注25: Dutch House,根据梭罗的朋友和邻居F.B.山伯恩说,这所房子很有荷兰特点,屋前部的屋顶很斜。

注26:青年美国(Young America)是19世纪四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政治、哲学运动,至五十年代中结束,其特点是热衷鼓吹市场经济,支持世界各地共和运动,主张疆界扩张。

注27:经查实,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机器。

注28:引自莎士比亚《恺撒大帝》( Julia Caesar)中普鲁特斯台词(第三幕第二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