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讣告作者的守灵大会(6)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作者:(美)玛里琳·约翰逊


准备幻灯片时大家稍稍休息了一会儿。罗斯那去了趟大厅,用放在那里供客人使用的电脑登录alt.?bituaries。一起去的还有她的朋友,《纽约太阳报》的讣告撰稿人斯蒂芬?米勒。下面项目的负责人则忙着摆弄那台幻灯机,里面满满地盛着世界另一侧巴思郡的图片:温泉、鹅卵石铺砌的街道、喝茶的地方。

突然间一阵骚动,罗斯那和米勒飞跑回来,嘴里高喊着:“停下印刷机!”(这句话出自报纸最兴旺发达的时代)。罗斯那五十出头,米勒只比她小十岁,可他们兴奋得像两个小孩子,两颊通红,嘴巴张得大大的。会议室里诸如麦凯这样的机灵鬼当场便猜到了,顿时放声欢呼起来,其他人则没头苍蝇一样,足足糊涂了半分钟。某个人死了,某个大人物——谁?是谁?里根?

不可能!

没错,正是里根!

“哎哟,老天爷,里根死了!”“不可能!”“正巧赶在讣告作者大会结束的当口?”“这人的时间掐得真够准的!”“绝了,真绝了!”

一个记者笑道:“我该怎么描写这间屋子里的情绪?像充足了电!”我来是想瞧瞧讣告作者们究竟是什么模样,他们是这个模样:普普通通,一般人,只不过噩耗传来时会高兴得一蹦老高。

今年的年会原本一直被上次会议的阴影所笼罩,始终被它压下去一头。老有人跟我说:可惜你这次没遇上《洛杉矶时报》的默纳?奥利弗,那可是个人物;或者,去年你在这儿就好了,能见到奈杰尔?斯塔克博士,他全世界奔波了好些年,为的就是搜集整理讣告史。可是,有了这一例赶得正巧的死亡,这次年会马上摇身一变,成为各次会议的翘楚。

“我当时就有种预感。”罗斯那后来说。“里根的小道消息传了好些日子了。”米勒补充道。

《达拉斯晨报》的图片编辑垂头丧气——陷在这么一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本来归她管的最大新闻却要在没有她监管的情况下刊载面世。麦凯则发现《邮报》的“那个小伙子”霸占了大厅里唯一一部付费电话。(而他甚至根本用不着跟报馆联系。伯恩斯坦还在念大学时,《邮报》已经替里根备好了讣告。“只想打电话回去问问报社的情况。”他解释说。不过,《满城风雨》这部电影他是看过的,而且一直想学习里面的主人公,在电话边挂上一块牌子,大书“已损坏”三字,以此挫败竞争对手。)麦凯说:“这下子我只好一路跑回我那个该死的房间了。”他一边跑一边抱怨,“现在是伦敦时间晚上十点,那边只有两个人,上蹿下跳,跟没了脑袋的母鸡似的。”他的电脑里有一份早已准备就绪的长文,随时可以发出。那些记者准会从里面扒拉材料。“只盼他们下手轻点,别扒得太狠。”

斯蒂芬?米勒摇头叹息。他只提前准备了一份讣告,对象不是里根——是教皇!《太阳报》里又没人替他顶班。

分手的时候就要到了,会议室里群情激昂。满满一屋子作家,想不激昂都不行。卡罗林?吉尔伯特却回忆起了往事。自创办以来的六年里,年会上发生的浪漫插曲相当多,成就了三对婚姻。她心满意足地宣布:“但死亡事件只有今年这一例。第二届年会时,我们本来以为鲍勃?霍普 会凑巧死掉——可他却挺过来了。”

我们也许没待对地方,但我们永远时刻准备着。讣告作者每天都在期待死亡,而里根呢,在刺客事件中受过枪击,九十一岁高龄,又有老年痴呆症,多年前就不在公开场合露面了。死的时间这么巧,这里面透着一股和谐,有种圆满的感觉。

一部分作者匆忙上路,赶乘圣菲市的班机,其他人聚在酒吧里七嘴八舌。这一天还有一件大事:贝尔蒙特的赛马大会。著名的机灵鬼琼斯 很可能第三次夺冠。(后来我们得知,马会主办者当场宣布了里根的死讯,以沉痛的语气道:“女士们先生们……”马迷们一听之下差点没吓死,还以为机灵鬼琼斯出事了呢。)结果,琼斯输给了一匹名不见经传的马,酒吧里汹涌的肾上腺素也随之退潮。下午五点,我拖着行李走过大厅,大厅里只剩下特鲁迪?哈恩一个人,正敲打着电脑键盘,浏览里根的第一批讣告。再见了,讣告作者的守灵大会。

从伦敦到多伦多,从纽约到达拉斯,这次年会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当然少不了最后一刻来到的这一起不可思议、但实在是妙不可言的死亡事件。罗斯那把世界各地发表的里根讣告连同年会的事统统贴上了alt.?bituaries。《邮报》的“小伙子”也在全国广播电台上做了类似报道。

或多或少,他们发布的消息中都传达了同一层意思:请原谅我们的喜悦,但我们毕竟是干这个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