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第奇银行的起源(3)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的教父们 作者:(美)保罗·斯特拉森


内里留了下来,他的业务报告中出现了严重的漏洞,报告里当然没提违禁的与德国人的商业冒险。内里十分恐慌,为了不被总公司发觉,他借来远比债务更多的钱来抵债,因此,在威尼斯公司的账簿上,显示的当然是相当大的利润。不幸的是,这笔钱是以毁灭性的利率借来的,无论内里多么拼命努力,也不能从银行日运行中产生足够的利润来补偿亏空,更不能使账簿上借贷平衡。

据记载,1406年4月25日,内里·吐纳奎恩斯被召回佛罗伦萨,在那里,乔凡尼解雇了他,并因失踪的钱款而对他提出诉讼。内里被迫卖掉一切,包括他的房子,但是,也不够用来补偿欠款,于是,他坚决地向北出发,穿过阿尔卑斯山,试图追查到那个德国人的下落。最后,他在波兰的克拉科夫找到他们,在那里,他设法收回了部分欠款;可是,眼下,他离家太远了,他决定不把追回的欠款还给乔凡尼,而选择依靠这些钱开始新的生活。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15世纪初银行内部情况,像以往在商业实践中一样,冒险和依赖是同时并存的,即使是对像乔凡尼·迪·比齐这样谨慎的人。

不管乔凡尼有多谨慎,也难免在评价自己时犯些小错。不与德国人做生意的明确禁令,被写进公司的合同法里,可想而知,乔凡尼或许在与日耳曼人的商业公司合作时吃过苦头;甚至就连他们的主要生意有时也远远达不到可信赖的程度。这当然是与巴尔瑟萨·科撒之间的事有关,在罗马公司那段时间里,乔凡尼把他当朋友看待,巴尔瑟萨是那不勒斯贵族的后裔,在他年轻的时候,他跑到海上,靠当海盗获得财富。回到陆地上,他用这些钱获得了波伦亚大学的法律博士学位;然后,他在教堂为自己买了一个职位,并且很快开始发迹。1402年,他决定买得红衣主教的头衔,为了一万达克特(相当于一万两千佛罗伦萨的弗罗林)的贷款与乔凡尼·迪·比齐接近。让人惊奇的是,乔凡尼答应了,一想到巴尔瑟萨的身份时,这个决定就更让人感到惊讶。据一个同时代的作家所写,在巴尔瑟萨作为主教使节在波伦亚的九年时间里,他的精神品德是“零,或是负值”,主教官邸很快因为“两百名少女、少妇和寡妇,还有许多修女”而臭名昭著。

谨慎的乔凡尼为什么会与像巴尔瑟萨这样荒淫无耻的人有牵连呢?更别说贷给他数目这么大的贷款了!答案很简单:乔凡尼在巴尔瑟萨身上冒险,是因为他知道巴尔瑟萨·科撒正在竞选教皇职位,而乔凡尼在罗马工作了太长的时间,他知道,成为教皇的银行家,就有了最大的金融特权。主要原因是如果美第奇银行能够掌控元老院的财政事务,它就能成为欧洲主要商业机构之一。长达八年时间,乔凡尼·迪·比齐把巴尔瑟萨·科撒当朋友看待,担当他的银行家,定期与他联系,并尽全力限制他的浪费,使美第奇银行的资财能保持稳定地流出。1410年,这一切都得以清偿:巴尔瑟萨·科撒被选为教皇,成为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美第奇银行接管了元老院的财政管理。

15世纪初,银行已经成为教皇行政部门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和这个时期任何其他的欧洲政权不同,它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外,主要形式是来自欧洲各处主教教区的大额汇款。这些教区遍布西方世界各处,远至冰岛,甚至延伸至格陵兰岛(他们的主教把海豹皮和鲸须存入银行,在布鲁日被交换成现金)。收入的另一种形式是出售供神用的圣物,这些圣物经常卖得高价,当他们有能力改变整个经济时,就会转换拥有这些圣物的地区,进入朝圣中心。甚至更赚钱的是做特赦交易,愿意为他们的罪孽出钱换得买主——教皇的原谅,出价多少取决于牵涉的罪孽的大小。另一种收入的持续来源是出售圣职部的约会,从事这个项目的全欧洲的商业公司总数是巨大的,远远超过由当今任何一个跨国公司的累积的数目,控制他们的银行当然要收回回扣,那会是一笔巨额的年收入。无论哪家被选中掌管教皇生意的银行,都需要验证他们的专长:它必须能够处理从欧洲各处聚集的钱,也必须绝对值得信任,而且要极度忠诚地听命于教皇个人。在巴尔瑟萨被任命为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期间,乔凡尼·迪·比齐所做的一切,足够让巴尔瑟萨相信他完全能胜任、完全值得依赖,尤其是,他绝对忠诚。

除了处理大笔收入,美第奇银行在罗马的公司也被吸引到与主教、教士,以及各种各样的顾问的交易上,他们主要负责出席罗马法庭。让人感到好奇的是,根据美第奇记录所记,罗马分行花大部分时间贷款,而不是收回贷款。教会组织的最高职位得到的是高收入,不过,他们似乎在承担甚至更高的开支:从美第奇银行的账单上显示,许多主教的账户经常透支,并且达到了相当大的数目。尽管有这么多的贷款,可罗马法院分院还是为乔凡尼·迪·比齐和他的合伙人带来了百分之三十的投资额。当然,这个部门应对整个银行超过半数的利润负责。据机密文件记载,1397—1420年间,罗马分院从总额十五万一千八百二十弗罗林中,提供七万九千一百九十五弗罗林的利润,这远远超过在佛罗伦萨、威尼斯、那不勒斯、加埃塔的分行,各种各样的代理商以及两个羊毛工厂协力创造的利润。这么大的数目相对现代财政统计来说也许是个小数,但这意味着乔凡尼·迪·比齐年收入差不多有一千九百弗罗林——一个绅士靠两百弗罗林能够富裕地生活一年,而一个熟练的工匠,必须用不到一百弗罗林的年收入供养整个家庭。

乔凡尼·迪·比齐对财政的未来和美第奇银行的财政未来,似乎不用担心。但是,表面现象可能是靠不住的,尤其是涉及到教皇在位期问题。这是教会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至少有三个要求得到教皇宝座的竞争对手:约翰二十三世、格列高利十二世和本尼迪克特十三世。幸运的是,大多数的当权者都认为约翰二十三世是最主要的竞争者;然而不幸的是,像这样有重要性的建议,对那不勒斯国王拉迪斯拉斯不起任何作用,他支持格列高利十二世。国王拉迪斯拉斯对邻近的教皇国,展开了猛烈的军事行动,约翰二十三世最终被迫签署了一个蒙受耻辱的条约,承担赔偿国王拉迪斯拉斯九万五千弗罗林。约翰二十三世发现自己陷入了财政窘困,为了支付这笔赔偿款,他不得不找教皇银行家们贷款。这些痛苦过后,乔凡尼·迪·比齐认为,如果只是为了保存在这里的投资,那么未来的支出或许值得冒险。事实上,他甚至考虑拿出这笔巨额贷款——超过罗马分行二十多年全部利润的百分之二十,这就暗示出了谨慎的乔凡尼已经积攒的财产数量,尽管他或许会以贷款的方式,筹集至少这笔钱的一部分。美第奇银行的高额贷款,现在陷入冒险和好处共存的状态。乔凡尼已经准备为约翰二十三世付九万五千弗罗林,但采取了要求一些抵押品的预防措施。约翰二十三世提供了镶嵌宝石的主教冠,并从教皇国库里拿来许多金质餐具作抵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