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7)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打动人心的要点

不是“自己想说的顺序”,而是“对方能理解的顺序”

不论哪种提案,如果不照着前述的流程进行,均难以成功实施。因为不按照这个流程走,人们会无法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长期待在业界的人这种倾向尤其强烈。为了让对方能够理解,并打动对方的心,我们必须借助这些步骤形成逻辑思维的方法。

但是,很多提案在我看来不是支离破碎,就是顺序不对。因为做提案的一方,只是照着自己想说的顺序提出建议,而不是根据对方能理解的顺序发言。因此到了最后,非但得不到对方的认同,甚至有可能说到一半就因为对方无法理解而中止了。

没经验的经营管理顾问,最典型的错误就是把所发现的问题反过来说,当做是给客户的建议。例如,日本在研讨各种议题的时候,十之八九都无法区别现象和原因,因为参与议题研讨的人根本就不具备正确的思路。

“业务员没有精神,所以应该让业务员打起精神!”这种建议出自经营管理顾问之口,真是贻笑大方。“商品没有竞争力,所以要增强商品的竞争力!”说来简单,但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增强商品的竞争力呢?这种建议没有提到解决办法。

思考的技术

第二章逻辑打动人心最令人惊讶的是在集合了日本经济策略专家所召开的经济策略会议上,专家们所提的建议竟然也是这种水平:把问题列出来,然后自问自答,就以为揭晓答案了。

其实他们所罗列的问题只不过是现象,而逆转现象并不是解决方案。只看到现象,绝对无法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以及能够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法。日本在研讨各种议题的时候,十之八九都无法区别现象和原因,因为参与议题研讨的人根本就不具备正确的思路。不可仅凭现象作判断

会发生某种现象,一定有其原因。但是懒得找原因,只以现象作判断,提出解决方法,这种解决方案绝不会是正确的。但是懒得找原因,只以现象作判断,提出解决方法,这种解决方案绝不会是正确的。

例如,“最近业务员都无精打采”、“他们都听前辈业务员的话”这类的话,我们一定不陌生。但是有的时候情形正好相反,例如年轻的业务员都很努力,可是前辈们几乎都不做事,所以真正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