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豪华式抓捕(2)

北京段子(升级珍藏版) 作者:萨苏


领导说:“他不会下手了吧,好像防得很严啊。”

可不是?那花格西服的姿势很警惕――他坐在椅子上,把早餐放在面前的茶几上,用两脚夹住密码箱,这才开始享用。这怎么偷呢?

老王“嘿嘿”一笑,告诉领导:“他肯定要下手。”

贼的心理和普通人不一样,看中了的东西,就跟是他家自己的一样,不拿,他难受。

何况,这人并不是一点儿破绽没有嘛。

果然,只见那两个贼互相使个眼神,其中一个也去拿了份早餐,一盘面包小吃,一杯豆浆,大摇大摆地朝花格西服那边走去了。

怎么偷呢?就让大家想想吧,该给的条件,我都给了。

套用一句老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角色A,手拿豆浆走到事主身边,脚下突然一绊,得,一杯豆浆全洒到人身上,正常反应,事主会一下跳起来,可能情绪还会非常激烈,两腿自然也就不可能继续夹着那密码箱,除非他是练杂技的。A赔礼道歉,甚至赔点钱什么的,只要把对方注意力继续吸引在自己身上就行。

好了,这时,角色B从容绕到事主身后,轻松提溜走目标,离开现场。

事件经过简直和这位老兄自己参与作案一样。

拿豆浆的贼,走到花格西服的对面,做出要在同一张桌子上吃早餐的样子,却装作不小心“哗啦”把豆浆洒在了茶几上。

这是个在餐厅经常发生的事情――你别往人家身上洒,那就麻烦了,让他感到威胁就行。

果然,那花格西服是个精细人,发觉不对条件反射地往起一跳,腿分开了,手上还端着牛奶,看身上有没有沾上豆浆。

就他往起跳的瞬间,另一个贼早等在他椅子后面呢,“刷”,把密码箱从椅子底下抽走了。

这边那位还拿抹布擦桌子,给花格西服道歉呢。

其实道歉也没有必要的,本来他就没沾着什么嘛。关键是,这时候花格西服脑子里,有没有沾上豆浆是第一位的,应付此人的道歉是第二位的,吃早点是第三位的……密码箱第几位?早不知道放哪儿去了。

俩贼一分钟以后被捕,过程轻松得很。

人警察早就默契分工了,指挥平远街扫毒的武警部队政委统筹全盘,必要时派人上去帮忙;老王抓那拿豆浆的;一个孤胆英雄抓那提包的,还有一神枪手随时作保护防止有人狗急跳墙啥的;公安部副部长和深圳市委领导一块儿看“热闹”。

抓法就不一样。

老王这边,“哗啷”就铐上了,动作轻柔,那哥们儿愣又走了三四步才反应过来――老王是干便衣的,危险性大,上铐的动作讲究快、稳、准。看过《新龙门客栈》没有?厂公和小鞑子一战,得意洋洋一声冷笑之后才发现自己大腿让人家剔成五花肉了,被老王铐上大体就是这个感觉。

孤胆英雄那边呢?此人是抓毒贩子起家的,硬碰硬,这次也是存心卖弄,上去一拍肩膀:“警察!”

那提包的本能一哆嗦,纯粹巴浦洛夫研究的那啥第一条件反射,“噌”,就向前边蹿出去了――上半身是出去了,下半身――人家早放了一只脚在那贼脚腕子那儿呢,跟铁铸的一样!

于是,这贼就全靠自己的爆发力,来了个漂亮的平沙落雁加饿虎扑食,把地板砸得“咚”的一声!

不用抓了,十分钟能自己爬起来,算他身体好。

这时候,已经有一个全国拥政爱民模范教导员过去了,给花格西服敬礼,礼貌地问道:“同志,您丢什么东西没有?”

……

最后,是督办要案主犯的优秀干警押着俩贼出门的。一出门,俩贼才看见今天饭店前门上头一大横幅,红字飘飘,写着:“欢迎全国干警英模代表团下榻指导工作”。俩贼先是那叫一个后悔,然后那叫一个激动,要不是被铐上了指定是逮谁跟谁要签字的意思:

“出动这么大阵仗捉我们俩,太有面子啦!”

事后,人家领导问了,说你们怎么判断出贼的?我们怎么看不出来呢?

名捕笑了,说这个,和昨天在公共汽车站的案子其实是一样的。

领导回忆一下,说不对啊,昨天下午老王抓的人和这次一点儿都不一样啊。

怎么抓的?

那次,是在公共汽车站上,老王指出两个人来,远远看着,说这俩人肯定作案。

年轻警察就跟了。

那两个人看着也没什么特别。

等车来的时候,大伙儿都往前挤,其中一个也在里面,“哗啦”一下,把一大堆钢?儿撒在路上了,好像他钱包开线了。

于是,一边忙着捡钱,一边挡人别往前踩,车门前面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中国人爱看热闹,一大帮人跟让人提着脖子似的往热闹处看。

Z人那时候都实行BP机,挂在腰带上,好的还有汉显。另一个贼就从这一帮人后头开始摘腰上的BP机,一个,俩,?仨……?等摘到总金额够捕的那个时候,就给铐上了。

表面上看,两个案件很不一样。然而,那名捕说,本质都是一样的――那贼他有贼相――人家上车都看车,他看人,要看人专看PPMM,那是西西河的呆鹅,不用管他,呆完就好了;要看人专看值钱的东西放哪儿,这就是贼相,盯着,一会儿就能抓现行。

酒店拎包的也一样,专看包不看人,您说他能是干什么的?另外,其中一个小子还双手不穿袖子披着西服。披着西服?这什么时髦打扮啊?那就是为了你万一发觉,抓他的时候甩掉了就能跑,您手里会只剩下一件地摊西服的……

哪一行,它都得琢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