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巴拉语录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巴巴拉语录

我所叙述的是真正而非虚构的故事……历史比小说更令我神往

深爱自己的研究对象对于写好历史或写好任何内容的作品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叙述性文体作为一种形式具有内在的合法性,因为它是因果关系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个适度的历史性概括,并非每天都会发生;有时在一个章节中也不会超过一个;但是当这样的时刻真的出现,就会给人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一般的外行总是低估写作而过于推崇研究。人们总是满怀敬意地对我说,“想想你得做多少研究工作啊!”好像研究是最艰辛的。其实不然;作为创造性过程的写作,比研究要艰辛得多,要花费两倍的时间和精力

选择就是一切;它是对历史学家的考验。毕竟最终的成品既包含历史学家选择留下来的内容,也包含选择去除的东西。不加选择地全部保留是轻松而又安全的,结果便是作者放弃自己的职责而将阅读厚达九百页的工作全部留给读者自己去完成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他们包含一种为了自己的体系而试图操纵手头事实的风险,其结果便是历史中的意识形态远比“历史真相”更具有影响力

我认为,在形成自己的论点之前一定要先对材料加以论述,按年代顺序进行的叙述是使历史更接近“真相”并对原因和结果做出恰切理解的脊椎和血液;无论什么样的题材,都必须从当时人们的了解和认知而不是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写作,否则结果就毫无根据因而是错误的

赞誉

费正清:

巴巴拉·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任何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克里夫顿·费迪曼(Clifton Fadiman):

大话不能随便说,但是我认为《八月炮火》还是相当有机会可以成为一部历史经典。它的优点几乎是修昔底德派标榜的知性、简洁、轻巧不沉重

罗伯特·马西 (Robert K. Massie):

她写得细节丰富描述生动,读者有如亲临事件现场见证历史

她以散文叙事风格写作,文字剔透、清晰、慧黠、练达且诙谐

她写历史的目的是要呈现人类的挣扎、成功、挫折和失败的全貌,但她从不说教或使用苛责的语调,她为文保持开放怀疑态度却不带愤世嫉俗的嘲讽,读者在读到人类所犯错误而感到荒唐悲哀的同时,也不致因人类的卑劣行为而太过激愤

她就有本事让读者忘了他们已知道的史实,让他们一如亲历其中的人对后来的历史发展无比好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