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陷阱之一:产权明晰:专为瓦解国企而设计?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作者:江涌


20世纪90年代,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在一个似是而非的“产权清晰”的指导思想下,纷纷被推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手术台,就象对待连体婴儿一样,进行分离手术。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中,全国大约有6000万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丧失了工作,光荣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成为市场经济下的弱势群体,为维持基本生存、生活而艰难奔波。

国际舆论评论,中国“产权明晰”运动比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更为激进。“产权明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后有着重要的利益动因,这就是攫取国家财富与国有企业资产,挖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产权明晰”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今日社会矛盾凸显的一个非常重要诱因。

“7·24吉林通钢喋血事件”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中对工人权益漠视的结果,是资本与劳动对立而积蓄不稳定能量的一次爆发,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所引发矛盾的集中体现。“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如果没有“7·24事件”,很难设想中国社会会在市场化与自由化歧途上放慢脚步,很难设想位高权重的自由经济精英如今在纷纷找寻失去已久的道德良知。“7·24事件”还从侧面反映,地方政府如何确立科学的政绩观、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依旧是个迫切的课题。“7·24事件”也清晰映射出,一段时期以来,以产权明晰为口号、以私有化为手段、以瓦解国有企业\侵占国有资产为目标的“改制转轨”应该画上休止符,国有企业改革路径应当全新设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