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3)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杠杆越来越长,支点越来越弱。次级贷款已浩如烟海,而房地产命悬一线,只要穷人还不上钱,就有可能成为推倒脆弱的次贷金字塔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然而,众人狂欢的盛宴,竟无人奏出忧心忡忡的音符。任何可能扭转乾坤的拐点,都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了。众人皆醉,政府皆醉,无人独醒,载满无数财富梦想的列车毫无悬念地驶向深渊。

嘉宾石齐平台湾东吴大学教授。:为什么会形成泡沫呢?大家对经济前景更加乐观,于是人们倾向更多地消费或者投资消费。当人们有更多消费需求的时候,往往会寻找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与常人看法无异,认为经济前景不错,放贷不仅可以获得利息,而且风险很低。于是信心产生信用的扩张。信用一扩张,大家就会认为,需求拉动起来了。而需求拉动带动经济进一步成长。经济得到成长,人们的信心更足。于是,信心与信用产生自我循环,而这个自我循环约束机制,必然变成一个泡沫,这个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就破掉了。

盲目自信,导致次贷脱缰,而政府却没有在准确的时刻,为发高烧的市场泼冷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个曾被誉为“一打喷嚏,全球就得下雨”的偶像人物,逐步走下神坛,等待他的是无休无止的谴责和质疑。

嘉宾韩秀云:2003年,格林斯潘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上作证时表示,金融衍生品工具可以把风险从风险厌恶者那里转移给风险偏好者,监管这些产品是错误的。时过境迁,2008年10月23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时这样说,“我犯了一个重大错误,我以为那些自负盈亏的组织,如银行和其他企业,它们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股东以及它们的公司净资产。但事实并非如此。”

多种因素齐发力,最终把美国拖入次贷危机的泥沼。然而,次贷危机把“钱最多的地方”――华尔街捅了一个天大的窟窿,洗劫了美国财富,全世界也身不由己卷入这场经济变脸中。世界是平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经济蝴蝶效应,决定了当美国扇扇蝴蝶翅膀时,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出现风暴。

嘉宾石齐平:1930年大萧条发生时,那时的全球化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延续了33个月,虽然灾情惨重,但最多也只是波及大西洋两岸。今天,全球除了极少数市场化、全球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都被卷进去了。

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有了示范效果,东欧国家、苏联等都跟进了。于是,原本世界上另外一半的计划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方面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是人类历史上全球化速度最快、最普及的30年。

现在又出现一个新的麻烦,当大家碰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反过来又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这就是反全球化。如果反全球化变成短时间内不可控的趋势,就会造成整个全球经济的衰退。

对金融经济的盲目崇拜,成为导致这场经济悲剧的始作俑者。而对金融经济的崇拜,我们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甚至更早。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金融经济显现光环效应,在经济中逐渐核心化。

嘉宾韩秀云:1997年曾经发生过一场亚洲金融风暴,那是索罗斯三家大风险对冲基金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四小龙和四小虎都被冲了。人们就发现,原来靠贸易、工业赚钱都不如靠金融衍生品。1999年,美国决定放弃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所以才导致了美国金融海啸的产生。所以说,金融危机应该追溯到1997年亚洲风暴,也应该追溯到1999年美国政府修改了法律放松了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