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百姓:咱幸福吗(4)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嘉宾刘国恩:第一,对现有的公立医院,我们如何能够让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向社会资源融资的构想,这也在医改方案里得到了鼓励,这是公立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二,医院管理团队对资源的管理更为负责。所以资源的经营要更多地通过市场的游戏规则来评判,管得不好,就可能失去管理它的资格,这是资源经营的市场化。第三,管理团队要充分拥有一个独立、有效灵活的决策机制,要求智力结构越来越独立或者法人化。

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不仅需要质上的提高,也需要量上的积累。浩浩荡荡的民进资本不可小觑。在此次医改中,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也得到鼓励,甚至一部分公立医院也可能改制成民营医院。

嘉宾刘国恩:这次医改里面特别强调,要给民营的机构提供同样的医保、科研立项和医生技术职称解决的平台。一旦有了正常的平台,一个抱养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有同样成长的空间,抱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都会健康成长。如果对抱养的孩子没有正常的培养,杀人放火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私立医院老是做非法行为,因为他正常生长不了,只能在夹缝中生长。

振兴医疗市场,扩大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才能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老百姓过去被束缚的医疗需求也会释放出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对中国的医疗提出更大的挑战。这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介入,调动社会资源,完成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

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再高,也会遭遇天花板。13亿人,只要有病就往大医院跑,怪不得大医院天天人满为患。而那些可以解决感冒、腹泻等小病的社区医院、农村医院则被打入冷宫,一贯冷冷清清。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冰火两重天。

根据新医改方案制度设计,居民如果患病,将被首先安排去基层卫生机构就诊,进行初步筛查和治疗,如果病情较严重,无法解决,再向大医院转诊,即采取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制度。

嘉宾刘国恩:我们在新医改方案里谈到的有关机构建设的比较多,但是我们的工作推进起来还会遇到很多挑战,比如在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果我们建了很好的硬件,有很好的房子,有很好的设备,但是居民最终要不要小病留在社区,大病上上级医疗机构看病,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医生,是不是我可以信任的。

目前中国的医生队伍两极分化是非常严重的。中国医院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你只能在一个机构工作,结果就是,好的、高质的队伍都在高端。除了非法走穴和调动以及对口支援,流动性很小。我们这次新医改方案就特别提到了,要鼓励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这从根本上动摇过去僵化的制度。

工作调动到其他城市、进城务工、退休后投奔子女……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医疗报销的烦琐,不得不来回奔波于多个城市。新医改则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变得顺畅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