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还安全吗(4)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嘉宾徐光裕:时代在发展,整个国际形势也在变化。现在已经不是冷战状态了,大家不再都是剑拔弩张地冲着对方,随时准备打仗。现在状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国际上是和谐世界,在国内是和谐社会,在军队建设方面主要是着重向外面展示我们是一个防御性的国防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为了增加和平气氛,大家都要求各个国家的军队加强交流。因为“国之利器不示人”是在战争状态下,在和平时期,一定的公开性绝对有好处。

中国60周年国庆大典世人瞩目,盛大的阅兵式更成了世界各国共同的期待和翘望。回顾60年中国阅兵路,自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开始,新中国14次大阅兵,每一次阅兵,都既是中国辉煌历程的回顾,更是未来征途的开始。那铿锵有力的步伐,气冲霄汉的气势,无不在展示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伟大祖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的奕奕神采。阅兵虽不是中国的发明,但在中国却被当成喜事深入人心。好热闹的中国人嫌喜事不过瘾,有把两个喜字拼在一起的习俗,而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年一甲子、改革开放30年,双喜临门,用一个大阅兵去庆祝它,成了无数中国人潜意识中的呼唤。

嘉宾徐光裕: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讲甲子,外国人可能没这个概念,什么60年、70年,我们中国人有,60年一甲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年份。

所以在这次,我们背景就不一样了,在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好一个时机举行这么一个庆典,这是第二大特点。

第三个,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整个国际形势的潮流。虽然冷战结束了,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应该看到周围的国际环境有它的复杂性,我们国家面临着很多难题,比如南海、东海的一些纠纷,还有就是潜在的对手们对我们不是太友好。

阅兵式,一直是集中展示我国人民军队高科技武器和我国军队高素质的平台。历数共和国史上国庆阅兵,几乎每次都有“首次”亮相的兵种、方阵或者装备,2009年国庆阅兵自然也不例外。

除有传统的地面、空中方阵外,为航天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航天人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接受检阅。特种武装力量在反分裂、反恐怖、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的出现同样值得关注。

而由“80后”甚至“90后”担纲的女民兵方阵,以及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的亮相,更成为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2009年的大阅兵,被称做最“原创”的一次,飞机、导弹、坦克,到火炮、自动步枪等武器装备都是中国制造。此次大阅兵还有“最危险”的飞行,151架飞机组成12个空中梯队,其中作战飞机还是挂弹参阅。其中,第二炮兵五个导弹方阵中展现了108枚导弹,包括地常规导弹、陆基巡航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洲际战略核导弹等,也吸引了人的眼球。

如今,开国大典上“万国牌”、“骡马队”的时代已经完全终结。中国用60年的时间摆脱落后和贫穷,建立了一支符合国家经济实力、足以保障国家安全的人民军队;他们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牌,是政治、外交的继续、延伸和升级,更是保家卫国实实在在的中坚力量。此次60周年国庆大阅兵,无疑是新世纪展示我们军队的国防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佳时机。但同时,这也是国外一直不放弃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当口。今年又恰逢金融危机肆虐来袭,中国经济虽在世界舞台上一枝独秀,却也步履艰难。面对国内外双重困境夹击,有人质疑,劳民伤财的大阅兵似乎不合时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