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只有阴阳平衡,气血才会通畅(4)

阴阳一调百病消 作者:罗大伦


小孩子的气虚,除了从舌诊、脉诊方面来判断外,还要从脸色来判断,一般脾气虚的孩子,往往面色晦暗,呈现不正常的黄色,俗话说:“天黄有雨,人黄有病。”如果是肺气虚,则面色晄白,这都是辅助的判断方法。

当时我确认这个孩子邪气早就没有了,是脾肺气虚,无法收摄肺气,才导致咳嗽不断,于是,就给他开了一个食疗的方子:山药二两、杏仁二钱。

就这么一个食疗的方子,非常简单,两味药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其中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正是补气的佳品。为什么会用杏仁呢?因为山药可以收摄大便,如果大便本来比较干的话,会导致便秘,用杏仁一方面可以降肺止咳,另一方面可以通畅大便。

我一贯的观点是给孩子调理的时候,尽量不用药性猛烈的药物,能用药食同源之品,就用药食同源之品;药味能少就尽量少,这样就不会伤着孩子。

这个小方子是熬水喝的,放入一点糖,味道还不错。

为什么我会这么使用山药呢?那是因为我看过民国名医张锡纯使用山药的一个故事,印象非常深刻——

张锡纯曾经给一位妇女治病,这个妇女生完孩子十几天后,开始大喘大汗,身上发热,同时咳嗽,家人很着急,因为产妇本来身体就虚了,再这么折腾,哪受得了啊?

于是家人赶快请来了医生,医生一看,刚生完孩子啊,得,这是虚的啊,于是就开了黄芪、熟地、白芍等补气血之药。结果,汗越出越多。

这个时候,有人把张锡纯给请来了,张锡纯来了一诊断,好嘛,这脉搏跳动得非常快,身体非常弱,没错,这就是脾肺气虚。张锡纯认为,如果从脉证来看,这个人似乎没法儿抢救了(“似在不治”)。

怎么办呢?他马上让患者家属买了山药,每天用六两,大约是二百克,熬水,慢慢地喝,喝完以后,添水再熬,总之,他要求产妇每天就喝这个山药水。

大家当时都将信将疑,觉得黄芪、熟地、白芍这些补气血之药都不行,就这么个山药,能行吗?

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那就试试吧!

结果是:“三日后诸病皆愈”,就三天,这么严重的一个病就全好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张锡纯的论述是,山药补肺、补脾,不但可以补足正气,还可以止咳,力道不可小视。

有的时候,这些中医大师用药,往往是用一些最平常的药物,甚至就是药食同源之品,仅仅用那么一两味,效果却非常好。我总是想,这就像武侠小说里面写的——真正的高手,他顺手拿起一枝树枝,都能把它变成最锋利的武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