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样面对凄凉的日子

神医这样看病 作者:罗大伦


(三)

怎样面对凄凉的日子

很多朋友问过我,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非常的不如意,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看你这辈子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你没有目标,没有生活方向,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要干什么,这你就痛苦了,这种人,即使是在非常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也会过得没滋没味儿的。

可是,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远大的目标,那这些环境问题就不会影响你了。甭管什么吃得好坏,甭管周围的人怎么看你,就是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总有一天,你的能力提高了,周围的人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我前两天看电视,残奥会节目,真实的采访,说北京有位残疾人,因为电击,失去了双臂,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用双脚来进行,什么刷牙、洗脸的,这环境够艰苦的吧?人家没有失去希望,他还要上班干活,上班做什么呢?修理钟表。

您说这都可能吗?我估计他周围的人一定是嘲笑者居多,这环境可谓是太严峻了,自己的条件不好,周围的环境不好,但是,这位小伙子有自己的目标,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一路直行,天天练,最后越来越熟练,还真能用脚指头修理钟表了。

而且,这位后来还练出了一手绝活儿,就是专修瑞士手表,别人修不了的,他一修就好。

当时播放他修表的镜头了,特难受,是人整个弓在椅子上,头努力凑近双脚,眼睛上还要夹着一个专用的放大镜,这姿势一般人都做不出。

但人家活儿特好,就连双手健全的人都比不上。

就是这种人能够成功,他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一心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去,现在这位小伙子,被瑞士请到他们国家去工作了,每个月的工资是五万人民币,已经去了几年了,在瑞士也特轰动,老外也佩服得不得了。

所以,不要管周围的环境有多么恶劣,不要管自己的条件有多差,只要你的心中有目标,就向着目标前进吧,当你在努力中脱胎换骨以后,你就会超越这一切的。

我们没有办法知道黄元御在来到北京以后,受到了什么待遇了,因为黄元御留下的有关生活的资料特别的少。

我们能够确定的是:黄元御又回到了太医院,但是,他非常的不得意,一直处于半用不用的状态,整天在清冷的房子里,很是孤独,人也变得越来越孤愤。

在这种被边缘化的状态里,黄元御一直生活到去世。

此时,距离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只剩下七年的时间了。

那么,面对如此糟糕的工作环境,黄元御是怎么面对的呢?黄元御的想法是:不管它,越是在艰苦的环境里,越会磨炼出杰出的人物,我的目标是要把中医思想研究透,写下来,我才不管环境如何呢,我只是向着我的目标前进!

黄元御自己说过:"世之最难长者,得意之事,玉楸子(黄元御的号)往往于失志之中,有得意之乐。若使得志,则必失意,若使得意,则必失志。圣人无全功,造化无全能,与其得志而失意,不如得意而失志。二者不可兼,宁舍彼而取此,此中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忧乐,未易为俗人言也。"

在《四圣心源》的序言里,黄元御老师也把这种想法给同学们好好地讲了一番,大家可要听好了,谁都保不齐自己是否会陷入逆境,如何对待,人家黄元御老师做了解释。

黄老师的意思是:昔日的屈原,那是十分的不得意,才写下了传颂千古的《离骚》。这古代人啊,往往是在特不得意的环境里,而且还要远离家乡,在哭着喊着想家的状态里,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来,而且当书写好以后,自己内心的那份儿喜悦,早已超越了孤独离愁。假如让屈原得意了,楚王信任他了,他还能写出那么伟大的《离骚》吗?那就不能了。

黄老师接着说:您看这世界上是有特得意的人,整天小酒喝着,歌厅小歌唱着,小蜜后面跟着,老天爷对他们是够好的了。但是您要知道,这世界时间过得可快啊,转身几十年就过去了,跟闪电一样快,您再看看他那别墅,很快就成荒宅了,您再看这位得意之人,很快就坟里待着去了,可是人家伟大的《离骚》却留了下来,成为了不朽,所以"窃以为天之厚安乐之人,不如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际,非俗人所知也!"

就这样,黄元御苦中作乐,开始他的写书计划,在这么短短的七年时间里,黄元御把自己以前的医术都给重新整理了,又写了若干新的医书,加起来共十一部医书,再加上他写的《周易悬象》《道德经悬解》两本学术著作,一共有二百多万字。

这些内容我会在下面慢慢地讲的。

您该问了,这乾隆皇帝不是对黄元御特好吗?怎么会使黄元御的境遇如此的凄凉呢?

其实皇上一天也特忙,人家哪有时间惦着你一个御医啊,黄元御自己就说过"帝眷之隆,何可恃也",意思是,不要依靠别人,尽管这人官特?,有的时候也没工夫管你,尽管你老爹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也有资金链断掉的那天,所以,谁都别靠,自个儿长本事吧。

就这样,黄元御在太医院里院长、处长、科室主任的排挤和嫉妒下,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奋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