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境2:大卫征服了巨人歌利亚

毁灭优秀公司的七宗罪 作者:杰格迪什·N·谢斯


可能导致傲慢的第二种情境是:学校新来的男生痛扁了球场上的校园霸王,或者一个行业新手将现任行业龙头老大拉下马来。在科技领域到处都是这些“大卫和巨人歌利亚”的故事,而且其中最精彩的一个,当然是……

微软公司

在应对源源不断的反垄断诉讼的过程中——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微软公司(Microsoft)都展露了一个垄断巨头的傲慢风范。微软公司现如今已是科技领域里的巨人歌利亚,但是,让我们回顾一下微软公司也曾是体格瘦弱的大卫时的情形吧。

听一下大学中途辍学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谈论他们早年在一起的日子是很有趣的:当1968年“妈妈俱乐部”筹钱为他们就读的高中购置了一台电脑时,他们的友谊是如何开始的;他们如何开始流连忘返于市区的商业电脑中心,在那里,只要他们能找出电脑系统中的缺陷并上报,就可以免费使用电脑;他们如何设计出第一台用来进行流量计数分析的电脑,并把他们创建的第一个公司命名为Traf-O-Data公司;他们如何生成Traf-O-Data 使用的BASIC编程语言,并授权给麻省理工学院在Altair微型计算机上使用;他们如何在其首个作品的作者说明栏中写上了:“微软BASIC:比尔·盖茨编写了大部分;保罗·艾伦编写了其余部分”。

此时的他们是大卫,IBM公司则是巨人歌利亚。但是,歌利亚并没有扼杀掉这个年轻的新贵,反而向其抛出了橄榄枝。那是在1980年,IBM公司正在为其秘密研发的个人电脑项目寻找程序语言,盖茨和艾伦正好愿意出售他们的产品。但是,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IBM公司还表达了有意购买一个操作系统的意向。微软那时并没有开发操作系统,但凑巧的是,当时艾伦正着手从当地一家名为西雅图电脑公司(Seattle Computer)的小公司购买一个叫Q-DOS的操作系统(“快捷而便利的操作系统”)。艾伦最终以5万美元的价格做成了这笔买卖。接着,他和盖茨将该系统更名为MSDOS,并授权给IBM公司使用。

即便如此,大卫还只是处在做准备阶段。盖茨回忆说,IBM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付给他们那么多钱。“但是,我们知道其他公司将会克隆生产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产品。我们修订了原合同,允许这些公司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这是我们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点。”更为重要的是,为涵盖其所有套件,IBM公司还在其一款个人电脑中安装了MS-DOS的竞争对手CP/M操作系统,但这种系统在其他品牌的个人计算机上使用更有优势,也正是这点挑起了盖茨和艾伦争夺的欲望。为了让MS-DOS操作系统成为个人电脑厂商的不二之选,他们积极地改善他们的产品,并敦促其他软件公司首先为DOS操作系统编写应用程序。不到一年的时间,DOS就统御了操作系统——此时正值各厂商克隆的第一批个人电脑开始惊涛骇浪般涌入市场之际。

没过多久,微软公司就开始尝到其垄断优势的滋味。我常常喜欢说,比尔·盖茨是老汤姆·沃森转世,他俩同样都是无情的企业家。(我要在这里声明,在整本书中,我想展示自我毁灭的习惯是如何拖累企业及影响企业文化的,而不是其对个人、企业创始人或领导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对于微软公司这个仍然相当年轻的公司,其当初的创始人仍在掌控着公司,是不可能将公司文化和创始人个人分离开的。)

1988年,苹果公司将微软公司拖进了当时最为复杂的软件版权官司之中,但这还只是微软公司法律纠纷的开始。是否如苹果公司指控的那样,微软公司的Windows20剽窃了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界面设计”?“界面设计”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受版权保护吗?经过4年的审议,法院对这两个问题做出的是“否定判决”。苹果公司于1994年提起的上诉未果,进一步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亦被驳回。微软公司是否可以逍遥法外呢?法庭裁决可不是我该品评的事情。但是有趣的是,曾经是世界顶尖个人电脑制造商的苹果公司,却被挤兑到利基市场(niche status),只剩下将其电脑出售给专门的桌面程序开发商和图形设计师的份。(但是,苹果公司一直在待机而发,其iPod音乐播放器的成功已经促使微软公司酝酿与索尼公司结盟。)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软公司的策略变得愈发肆无忌惮。起初,盖茨并没有看到互联网的全部潜力。他认为,CompuServe等公司的封闭拨号上网服务和微软公司的MSN将会大行其道。新闻记者乔·布林(Joe Breen)对此的看法是:“他错了,1994年,一家名为网景通讯公司(Netscape)的硅谷新秀公司,发布了其Navigator浏览器软件,令盖茨颇为不快。”作为回应,微软公司开发了Explorer浏览器。虽然该浏览器无论如何算不上一个出色的产品,但其定价却深得人心。微软将其作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捆绑软件免费提供,这样一来,该浏览器便出现在每台新电脑的桌面上了。当时,网景通讯公司对其浏览器收费,显然竞争不过微软公司。美国律政司对微软公司此举提出质疑,认为微软公司涉嫌利用其一种产品(即操作系统)的市场主导地位,强行进入互联网浏览器市场。微软公司辩称,它只不过是给客户提供附加值。这便为我们在第1章中所描述的诉讼案埋下了伏笔,乔·布林将此称作“微软公司所有反垄断诉讼的根源”。

现在,我们知道了当年诉讼案件的由来,知道了法官杰克逊(Jackson)是如何判决微软公司必须予以拆分,后来微软公司又是如何通过上诉推翻了他的判决的。但是,微软公司并未赢得任何朋友。我们注意到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纽约时报》上评论说,即便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盖茨和鲍尔默仍在使用他们惯用的伎俩,首先表现出傲慢态度,即便同样的傲慢态度曾使他们身陷麻烦也会如此。《纽约时报》的另一位专栏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全球化倡导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的评论则更为尖刻,弗里德曼写道,杰克逊法官对微软的判决是对高科技企业普遍表现出的傲慢和藐视政府的控告,“在比尔·盖茨身上,这种态度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弗里德曼看来,在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审理微软的案子期间,微软公司雇佣了一支“华盛顿游说大军”,试图说服国会削减司法部反垄断部门的预算,微软公司的这一行为本身就为政府拆分微软公司提供了绝对充分的理由。“想想这一策略背后的傲慢态度吧。”作为类比,弗里德曼提请读者想象一下,正当某市的警方对该市最大的公司进行调查之际,如果该公司试图利用其影响力削减警务部门的预算,警方会作何感想?

在2000年7月回顾此案件时,杰克逊法官告诉当时正在写关于该案件的书的肯·奥莱塔(Ken Auletta),他现在也许会给盖茨一个新的建议。他将要求盖茨就拿破仑的最新传记写一篇评论。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因为我觉得他对自身和他的公司持有一种拿破仑式的观点,他的傲慢源于权力和彻头彻尾的成功,没有经历过会产生影响深远的艰辛,没有遭受过磨难。”

另一场战斗即将打响。2004年1月在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盖茨的坦白令人惊讶:“谷歌公司(Google)令我们如坐针毡。”让微软公司感到头痛的上一个公司是网景通讯公司。现在,微软公司正在兜售人们期待已久的Vista操作系统(之前的代号为Longhorn项目),作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替代产品,微软在Vista操作系统上加入了新的程序和特色,集成了查找和组织信息的搜索技术,可以搜索互联网上的内容以及用户本人的电子邮件和文档。微软公司会把它自己的搜索技术设置为默认的搜索工具吗?谷歌公司会成为下一个令微软头痛的公司吗?谷歌公司已提前嗅到了这场争斗的火药味,因此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Gmail”,允许用户免费存储相当于50万页电子邮件的内容。

谷歌公司已经十分庞大了。这可能是巨人歌利亚和怪兽哥斯拉(Godzilla)之间的一场较量。

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

这里另外还有很多关于大卫和巨人歌利亚的故事,故事里杀气腾腾的巨人歌利亚直扑大卫欲取其首级,结果却被大卫割下了脑袋。安然公司(Enro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从一个无名的煤气管道运营商摇身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贸易商——全球第七大公司,拥有21 000名雇员,业务遍布全球的电力、水和电信行业。

数千篇新闻报道、6本以上的书籍和最近拍摄的1部纪录片详尽地展现了安然异军突起和分崩离析的内幕,还同时揭示了其高层领导的贪婪和傲慢。在库尔特·艾肯沃德(Kurt Eichenwald)所著的《傻瓜的阴谋》(Conspiracy of Fools)等书中,读者会看到,当记者或分析家多方质问20世纪90年代安然利润飞涨的原因时,安然公司会用当时很经典的流行语搪塞道:“是新经济使然,傻瓜。”当证券分析家或审计员进行追问时,肯·莱(Ken Lay)或是安然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就向老板控诉,要求赶走这些人。与此同时,肯·莱每年拿着4 000万美元的薪金,在被问及安然公司的运营和资金状况时却是一问三不知。安然公司的财务总监安德鲁·费斯托(Andrew Fastow)则干起了捏造私营合伙公司的勾当,肆意虚报安然的资产和收入,同时还将公司的3 000万美元中饱私囊。

为了生动形象地揭露这些家伙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在其丑陋行径中所表现出来的蛮横无理和自以为是,亚历克斯·吉布尼(Alex Gibney)拍摄了纪录片《屋内聪明人》(Enron: The Smartest guys in the Room),《纽约时报》将这部纪录片评价为“一部关于傲慢和贪婪的简洁、引人入胜的实录”。吉布尼设法弄到了安然公司会议的内部录像,因而,他能够展示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和肯·莱在“安然公司蒸蒸日上的年份中神气十足、夸夸其谈”的样子。观众可以听到安然公司的合作商在加利福尼亚的能源危机中赚得20亿美元后洋洋自得的电话录音,紧接着,观众还能听到他们在得知大火将会导致能源供应线崩溃并致使价格进一步飙升的消息后的欢呼雀跃。最为可耻的或许要算9月11日肯·莱挪用专款这一令人震惊的事件,他在2001年秋天向员工宣布此事件时声称,就像美国一样,安然公司正处于被攻击状态。

至于安然公司中所谓最聪明的那些人,费斯托于2004年1月因侵吞公司2 380万美元的资产而认罪伏法,等在他面前的是10年的牢狱之苦。斯基林和莱承认在内线交易、欺诈及财务报告舞弊等方面犯了法,但辩称所犯的罪行不会超过36项。法院于2006年1月开始审理他们的案子,4月,他们2人作为初犯被告人出庭作证。斯基林的28项证券欺诈和通信欺诈指控中有19项罪名成立。莱的所有6项证券欺诈和通信欺诈指控都罪名成立。肯·莱在宣判前于2006年5月因心脏病去世。

接下来是世通公司(WorldCom)和所谓的“电信牛仔”伯尼·埃博斯(Bernie Ebbers)的故事。这简直是大卫和歌利亚故事的一个更为精彩的翻版。伯尼·埃博斯曾经送过牛奶,当过足球教练,据说还参加过娱乐性斗牛比赛,后来在密西西比开了一家小型汽车旅馆,开始了他的企业家生涯。1983年,他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长途电信服务公司——名为打折长途服务公司(Long Distance Discount Service)投资。两年后他成为该公司的CEO,并带领公司相继进行了60多次收购,着实令人眼花缭乱。埃博斯脾气急躁、说话语气强硬,他曾计划采用与1995年创建世通品牌同样的办法,把世通公司打造成世界最大的通讯公司。1998年,他以400亿美元收购了MCI公司之后,又向这个目标靠近了一步。翌年,他想斥资1 150亿美元收购斯普瑞特公司这个行业巨人歌利亚,但是,该企图却被反垄断监管机构驳回了,于是,就像希腊悲剧一样,命运之轮扭转了方向。

2000年,随着高科技繁荣幻影的破灭,埃博斯开始收到银行发来的通知,要求其补交所有个人贷款的保证金,因为这些贷款都是他用自己的世通公司股票作抵押贷得的。但是,这还只是预示世通公司崩溃的先兆。2002年6月,也就是埃博斯突然离开公司几个月之后,世通公司宣布其高估了35亿美元的盈利。对世通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之后,该数字上升到110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欺诈事件。2005年3月,经过6个星期的审理,埃博斯受到9项刑事指控——证券欺诈罪、共谋罪,以及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人员提供虚假文件等7项罪名。埃博斯因此将被判差不多85年的监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