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唐]大颠禅师(5)

大师读心经 作者:弘一法师


【不垢不净】

亦说众生本来具足法身。众生法身清净,无瑕、无染、无污,不长、不短,不方、不圆,无浊、无净。坏不得,烧不得,染污不得,如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不垢不净,长劫如然,如水中月。

要见么?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不增不减】

虚空之体,迢迢空劫之身,增不得、减不得、坏不得。在圣而不增,在凡而不减,如如不动。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之士闻之必生怪。

会么?唤作一物即不中。

【是故空中】

清净本然。棒打虚空空不痛,刀斫虚空空不断,绳缚虚空空不住,火烧虚空空不着,箭射虚空空不穿,雨打虚空空不湿,典卖虚空不值钱。

会么?欲言言不及,山东河北好商量。

【无色受想行识】

虚空之体,安色空不受色,安声空不受声,安受空不受受,安想空不受想,安行空不受行,安识空不受识。六道四生,一切假名,都无所受,纤尘不立。清虚之理,毕竟无身,行如鸟道,坐若太虚。十二时中,佛眼觑不见。

为甚觑不见?锦鳞在深处,白鹭不知踪。

【无眼耳鼻舌身意】

有此六根,随顺众生之说。诸佛具大慈悲,现三十二相①,八十种好②,以幻灭幻,非幻不灭。不灭者,是众生本来具足法身。“法身即非法身,是名法身。”

法身有名无形,要见法身么?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全体起用,全体法身,非是六根、四大、五蕴。见闻觉知,切忌妄认。四大、六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尽是假名。引导众生,须是亲见法身,若得亲见,转凡成圣。

岂不见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云门曰:“花药栏。”僧云:“便凭么去时如何?”云门云:“金毛狮子。”雪窦颂云:“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方不在盘。便凭么太无端,金毛狮子大家看。”

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龙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祖师一一为众生指出,若亲见自己法身,万劫不受轮回。

要见法身么?是何颜,剔起眉毛著眼看,拟议之间隔千山。

【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六尘,皆从一根上起,但去一根,反照从何而起?若识得起处,知根本生。反照根本身,非我有我身。既无十八界,顿然清净。观身无身,观法亦然,总归空寂。更去静坐,观过去所作,现在所作,多种声色香味触法,安顿何在?既无所有,犹如昨梦。我心本空,罪福无主。何者是罪,何者是福?谛观心是本来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三祖乞二祖忏罪,二祖云:“将罪来,我与你忏。”三祖云:“觅罪了不可得。”二祖云:“忏罪已竟。”三祖于此大悟。

会么?对坐不相见,光影照驴面。静坐绝纤尘,虚空不通线。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十八界,因执有眼界,而连累十八界,是诸恶业。但去眼根,反究虚假,六根皆归败坏,总无真实。静观四大,都无实义,为虚空之体,长劫不坏之身,湛然常寂,亦无修证。那伽①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无散无乱,孤明独照,犹同秋月。圆陀陀,光烁烁,普天匝地照彻十方,山河大地不能隔碍。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无无明】

开发众生,人人尽有无明,起多种差别,百种烦恼。常取六根,起十八界。心处六情②,如鸟投网,造众恶业,如蛾赴灯。出壳入壳,辗转不觉,流浪经劫,皆因无明而起。因有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皆由无明为始。于此忽然亲见无明,降伏令死,死中更死,万缘俱息。诸漏已尽,永断烦恼,根本既除,三毒③自灭。一切众生,不识无明恶毒缘起,因被所累,历劫受苦,忽然自觉,无明起处。朝打三千,暮打八百,直教大死一回,末后再苏,欺君不得。

一僧问投子:“大死的人,却活时如何?”投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于此直截根源,扫除心地,不见有身。身尽无明尽,尘垢尽除,万劫尘沙之罪一时顿消,轮转生死一时顿脱。

古云:“刹那灭却阿鼻业,了得万法本来空。”如何是本来空?“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于此一一明得,转凡成圣,转无明作佛。

【亦无无明尽】

有身即有无明,有无明即有三毒。因有三毒,起三恶业,三业昏暗,背觉合尘,不觉不知。若能转三毒作三德①,转六根作六神通②。于此一一转得,转凡成圣,凡夫即是圣人,圣人即是凡夫。若转不得,凡夫被物所转,百姓日用而不知,终日忙忙,无本可据。若能转得,会万物归于自己,终日忙忙,那事无妨。终日吃饭,不曾咬破一粒米,终日着衣,不挂一缕丝。终日为,未尝为。如此转得,混融魔界,居尘不染尘,在欲而无欲。身心一如,内外无余。须是打成一片,与空劫齐,形影不存,纤毫不立,体露堂堂。才有纤尘,遍界空生,即堕生死。但去反观自己,不见有身。我身既无,无明亦无。

经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只这“佛”之一字,亦不可得,觅元字脚,亦不可得。

古云:无卓锥之地,唤做了事的人,唤做无心道人。“莫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且道隔那一重关?

会么?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